西風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明國平等尊重地對待海外的各國民衆,視爲朋友。而移民條款是議會通過的合法法律,因爲明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自生文明,人口夠多,沒有必要轉變國策,所以政府選擇了另一條對外路線,包括幫助各國建設家鄉、提供經濟援助和安全保護等措施。國際和平聯盟組織也多次讚賞大明國政府,在諸多全球性事務上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高煦又搜索了出入境的法律條文,看了許久,發現明國的對外法律果然非常保守。他想起了安南人阮玲的遭遇,確實挺難的。
如今的世界日漸開放,外國人要到明國旅行、旅居倒是不難,但是來工作或移民幾乎不可能。
大概只有各領域的頂級天才,纔有可能得到明國國籍。而結婚、生育這樣的簡單路子都是沒用的,政府不承認在國外登記的婚姻;那麼在外國登記的婚姻到明國就沒用了,婚生兒童只能是外國國籍。如果非婚生子、或是找不到外國配偶,孩子由明國人這邊撫養,也只能登記西美區、澳區的身份,永遠得不到本土國民身份。
過度保守的國策,被很多人指責爲種族主義和極端民族主義。所以明國政府在這方面承受着極大的壓力,那些想來明國生活的人,一直在詬病這方面的法律。
之前高煦沒有專門瞭解這些條文,太枯燥了,這時他才特意閱讀。作爲世界的領袖,大明竟然長期奉行極度保守排外的國策,倒真有點出乎意料。
也許妙錦說得對,二戰時那些保守派、民族主義者根本沒有退出權力舞臺,因爲他們是勝利者,打敗了世界上多數國家的聯盟。所以現在的一切都是合理的,高煦一向相信戰爭塑造國家地位,特別是主力會戰。
不過他在選擇《動物城》題材時,確實沒想到輿論是這麼個情況,還能引起政治爭論。也許韋忠明邀請高煦去參加會議,說不定有點這方面的考慮?如果是那樣的話,高煦便不能迴避了。
他沉默着坐在椅子上,思考着意外的輿論。現實與他的固有想法、差距有點大,之前他想起偏見歧視時,其實下意識的感覺是“被偏見歧視”,主要受第一世的固化思維影響;然而眼下根本不是那麼回事,明國人反而是施害者。
妙錦泡好了茶,坐到高煦身邊,把茶杯遞到他的手上,然後湊過來看高煦的平板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