榴彈怕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然而,說是淺灘,其實最深處幾乎沒過胸口,而且下面俱是石頭與污泥,哪怕是扶着馬匹,哪怕馬匹前後用繩子相連,結成了一個怪異而另類的浮橋,但走起來也格外溼滑,一個不穩很可能就失去平衡……這種情況下,若是敵軍在對岸有數十人持弓攢射,再來數十人持長矛立在對岸堵截,怕是來一個死一個,來一百也要填進去一百!
總而言之,這段路程過得極爲艱難,中途不時有人一聲悶哼就直接滑倒,這種情況下,雖然大多能夠在前後的幫助下攀着馬匹站起來,但馬匹卻難免被勒的生疼,直接嘶鳴起來,讓衆人心驚膽跳。
更有極端的情況,乃是其中一匹馬渡過一半時忽然不堪重負,連着背上的兵器、甲冑整個翻倒,甚至還將一名軍士摔入下游不見人影。最後還是前後的軍士當即立斷,揮刀斬斷繩索,又立即格殺還在奮力掙扎的這匹馬,並饒過馬屍體,方纔勉強成行!
然而,不管過程如何驚心動魄,韓當爲首,公孫珣其次,這一波人卻是終於偷偷摸過了歠仇水,勉強來到對岸喘了口氣。但是,漢軍的運氣到這裏也就了結了,因爲不等他們披甲整備構築陣地,一隊路過的鮮卑人就赫然發現了這次潛襲,並在驚慌之餘大聲呼喊!
事到如此,已經來到河對岸的公孫珣等人再不顧忌,連甲冑都不及披上,就直接躍馬而起,奮力應敵!
而此時,遠在下游數百步外的浮橋處,久久不見支援的高衡甚至已經有些絕望了!
“……將渡,諸將皆努力爭先,自求先登而請太祖安坐河南,太祖厲聲問曰:‘臨陣奮戰,大丈夫豈可隔河而望活乎?’言盡,乃以一部疑兵臨橋擾敵,自領軍暗以馬匹連繩相結做浮橋,遂親握馬首而渡。既渡,太祖不及披甲,便復發神武躍馬突陣,衆將隔河觀之,無不振奮,乃爭相入水。”——《舊燕書》卷一·太祖武皇帝本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