榴彈怕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說者無心,聽者有意。
要知道公孫珣此去洛陽,義從與軍官不可能真的全員追隨。實際上,除了就任假司馬的程普,專門被提拔爲曲軍侯掌握甲士步卒的高順,算是公孫珣專門留下來的人以外,其餘的人裏面,多半還是看他們個人意願。
如成廉、魏越這二人中,成廉因爲妻子有孕,再加上性格穩妥一點,便也硬着頭皮請求留了下來,而魏越這個破落戶卻是想去洛陽見識一番。義從中更是如此,這些雁門本地的大戶子弟與良家子弟,個個都有自己的現實情況,有人貪戀家鄉,有人想去浪蕩,所以最後追隨公孫珣去洛陽的人,攏共約有七八十人……這個數字,也不知道算高還是算低。
但是不管如何了,去了這麼多人,還是軍官、義從居多,那留下來的人裏面,自然會有很多人升職或者補缺。
實際上,公孫珣確實在卸任前一一用印,並行文給了遠在西河坐鎮的董卓,也算是給了這羣人一個交代。
而既然如此,且不說受公孫珣這一兩年的恩養,也不提與那些走的人之間的同袍之情,更不是出塞那一次的同生共死之義,只說這份臨行前的恩德,留下來的人也都想有所表達……只不過,公孫珣怎麼看都不像是缺錢的主,而且他此去洛陽,明顯是按部就班的往上奔前途,跟着他去的人也儼然都算是私臣了,所以,誰也不知道該如何表達這份心意。
故此,酒宴之上咋一聽到此話,卻是有人不禁心中一動,想起了一個討巧的法子。
沒錯!等到出行之日,軍中居然將營中所有白馬都換了出來,送與了公孫珣還有此行洛陽的隨扈人員。
怎麼說呢?也不是什麼一根雜毛都沒有的那種所謂神駿,更沒有什麼貪污軍馬的戲碼,純粹是換出來而已,所謂一片心意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