榴彈怕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尚書檯有個別名叫做中臺,還有個別名叫做臺閣,這兩個別名全都是因爲它位於南宮正中央的位置才得來的。
拋開大朝會之時,平日裏,北宮的皇帝、南宮的尚書檯,以及一般由宦官充任,負責勾連內外、傳達旨意的黃門系統,一起構成了這個偌大帝國的中樞執政根基……頗有些三位一體的感覺。
實際上,正如這個黃門系統是日後司禮監的雛形一樣,尚書檯這個由光武帝劉秀設立的機構也正是日後內閣的雛形所在,其權責之重毋庸置疑,因爲它代表了帝國中央集權制度下的權威。
而且特別需要指出的是,這個總攬政務,甚至可以對三公發號施令的中央機構,卻又是如監察系統一般,屬於典型的以卑臨尊!
當然,也算是後漢的某種特色了。
其中,堂堂尚書令居然只是秩千石,尚書令的副手、尚書僕射是六百石;同樣掌握實權的六曹尚書也是六百石……不過,皇帝一般會給這些實權大佬加官的,尚書一般都會加侍中銜,而尚書令就更不用說了,經常由權臣、三公、列候兼領,所謂錄尚書事而已。
甚至發展到了後來,錄尚書事、領尚書事、平尚書事,這寥寥幾字幾乎成爲了權臣的代名詞。
不過回到眼前,如今實際上掌握朝政大權的是人家曹節、王甫兩個大宦官,尚書檯整個都在這兩位,尤其是前者的陰影之下,也就無所謂誰尚書令,誰尚書僕射了。
至於說公孫珣?
此時不過是尚書檯三十六位郎官之一,還是資歷最淺的一個,什麼權臣不權臣跟他更沒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