榴彈怕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渾江是鴨綠江(此時喚做馬訾水)最大支流,甚至一度被認爲是鴨綠江的主幹,但拋開這些不說,中途有近九十度轉彎的渾江和鴨綠江上游一起,完美的在長白山下圍出了一個長方形區域。
這對於人類而言,無異於最大的恩賜。
歷史上,高句麗人被王莽逼反以後,又與光武建立的大漢和解,但是隨着這個國家的軍事擴張最終引起了大漢的警惕,兩國終於還是進入到了漫長的軍事摩擦期。而面對着大漢的巨大軍事壓力,原本立都於渾江西側紇升骨城的高句麗人,隨即將目光投向了自家都城的對岸,也就是之前所言的那塊風水寶地!
三面環水,一面背靠長白山,這爲這塊領地提供了古典時代最出色的防禦設施,然後這片領地又極爲開闊,完全能夠提供足夠的農業保障……而這就足夠了!
百餘年間,高句麗人就是以這塊長條形土地爲立身根基,不斷擴張,硬是在大漢眼皮子底下變成了一個人口數十萬的‘大國’,還動輒與大漢的玄菟郡打得有來有回,有聲有色,也算是足以告慰被王莽像殺雞一樣殺掉的初代高句麗王朱蒙了。
然而回到眼前,就在大漢光和元年即將過去的時候,漢人卻是終於突破了高句麗人在外圍營造了上百年的防護,將戰火燒到了渾江之畔。
這麼說或許又有點不大準確,因爲徐榮攻破渾江上高句麗人最重要的據點,也就是他們的舊都紇升骨城時,並沒有放任何一把火,死人也只是死了七八個……後者主要是因爲先頭部隊進入高句麗人在此城的行宮時,忍不住進行了一些劫掠,然後惹出了一場不大不小的巷戰。
當然了,這只是一個小插曲,隨着數千騎兵的入駐,以及上百名敢於反抗的高句麗人腦袋被掛了起來,這座高句麗人的舊都還是徹底的落入到了漢軍手中。
而且不管如何,無論此城的陷落有多麼輕易,都不能抹殺漢軍獲取它的巨大戰略意義……
首先,這是高句麗人的舊都,本身就是高句麗國中第二大城市,它的陷落本身就有足夠大的政治意義,即便是漢軍到此爲止,那把這座城市搜刮一下,然後一把火燒了回家,也足以青史留名了,從公孫珣的角度來說也足以達到預定目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