榴彈怕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公孫珣領着六七千騎兵,沿着黃河北岸一路東進,即便是需要照顧到黃河中的補給線……大量的船隻載着不計其數的補給、軍械順流而下,沿途爲大軍提供補給……但依舊迅速到達了東郡,並遙遙見到了黃巾軍的旗幟。
這裏面沒什麼疾如風之類的說法,純粹是因爲東郡距離河內太近了,或者說,兩郡根本就是隔着黃河勉強接壤的!當然了,右中郎將朱儁那邊更坑,他從洛陽往東走幾十裏地,一出關就看到了黃巾軍的蹤影。
回到眼前,河內郡最東側的朝歌城正南方,隔着一道黃河,其實便是東郡最西段的燕縣了,此時也已經陷落。而燕縣再繼續往東,便是白馬和韋鄉。
其中,燕縣、白馬是縣城,韋鄉是鄉,但卻有格外堅固的古城可以依靠,燕縣在西面,白馬在東北,韋鄉在東南,三者在黃河南岸形成了一個品字形,牢牢拱衛着三者更東面,然後同樣在黃河南岸的東郡首府濮陽。對應的,也形成了東郡黃巾最西側的一個牢固鐵三角防區,以應對洛陽當面的漢軍。
公孫珣和他的部屬們所見到的黃巾軍旗幟,其實便來自於黃河南岸的白馬城……黃天二字高高聳立,立在白馬城上,而漢軍從黃河北岸大堤上經過,雙方隔河遙遙可見。
“這黃河穿東郡而過,將東郡分裂爲南北兩部,也不知是好是壞。”騎都尉曹操穿着鎧甲、披着大氅,領着一大堆中軍官吏,陪着公孫珣下馬駐足在了黃河北面大堤之上,然後便望着南岸白馬城的黃巾軍旗幟一時感嘆不已。
曹孟德乃是軍中唯二的兩千石,地位突出,此言一出,周邊軍官自然紛紛順着他的言語議論開來。
有人說,黃河橫亙於郡中,確實不利於己方騎兵在東郡發揮優勢;
也有人說,己方騎兵固然渡河困難,可相較而言黃巾賊渡河卻更困難,因此反而是對己方有利……如此順流而下,先掃蕩黃河北岸的東郡北部八城,再渡河掃蕩南岸諸城,倒也不用擔心兩岸的黃巾軍相互支援。
而很快,大概是公孫珣和曹操這兩個上官都在此佇立的緣故,第二種觀點迅速佔據了上風。一時間衆人紛紛認爲,或者最起碼口頭上認爲,黃河的存在對漢軍是有優勢的,然後在公孫將軍和曹都尉的帶領下,大家此去必然能夠掃蕩東郡郡北,覆滅黃巾,建功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