榴彈怕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公孫珣當然不可能用板栗來養活上萬流民,而且現在是夏季,也不是種板栗的時候。
實際上幾乎可以想象,在第二年秋季收穫之前,這一萬人以及期間到來的其他流民,主要還得靠他們自己漁獵外加安利號的接濟,才能勉強在此處生存下來。而這期間,公孫珣真正要做的,也不過就是組織這些流民在昌平安居下來,建設家園,並有組織性的用草木灰來整飭這裏的微酸惡地,然後悉心開墾以待來年耕種罷了。
而且,不管有沒有去遼西,公孫珣都不想擔上吞併人口的惡名,他……他很正式的派出了自己的衛將軍長史呂範,前往薊縣謁見了廣陽太守劉衛,正式請求官府按照官屯的方式將昌平的惡地劃撥出來安置流民。
至於他公孫珣又怎麼說呢?
其實也趕巧了,衛將軍見到燕山中野生板栗頗多,便準備仿效恩師盧公與舊識劉焉那般,於昌平建立一所私學!
當然了,也無須瞞着廣陽郡的鄉里士民,衛將軍另一位恩師,故太尉劉公去世前曾有遺書給他這位親傳弟子,說是要他厚德載物……故此,衛將軍自然也要順勢對流落至此的冀州流民們施以援手,加以教化。
所謂,捐家救民是也!
廣陽太守劉衛實在是沒有轍,聽到呂範的介紹後自然是一番吹捧,並乾脆利索的將官屯事宜給應承了下來,從文書到吏員再到些許必要的援助,那是一個都不缺。
然而,親自出城十里送呂子衡回去後,這劉衛轉過身來,眼見着身邊只剩些許心腹之後,卻又在城外頓失笑意。
“你們說,我這是當的算什麼太守?”已經年逾四旬的劉衛坐在自己的車架之上,遲遲不願動身,反而用一種近乎悲憤的語調朝自己的心腹屬吏質問了起來。“來廣陽兩年,本該漸漸把控局勢纔對,如今卻居然要無一寸土地爲我這個太守所轄治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