榴彈怕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理由也很高大上,他要用這支荊州兵去修復洛陽故都,所以非但不給,還要蒯良回去通知劉表,再派個幾萬人過來,以示劉表和荊州諸位對大漢的忠忱與對他這位燕公的尊重。
蒯良無可奈何,只能唯唯諾諾,訕訕坐回到位中,而公孫珣居然沒有開口留同樣是遠道而來的其人宿於銅雀臺。
接下來,劉備的使者張紘這裏的條件和要求就都很直接也很具可操作性了……其人帶來的條件是,以春耕爲界限,雙方和平交接兩淮之地;要求則是歸還劉曄與官渡俘虜。
對此,公孫珣也很現實,他認可,甚至尊重劉備這種避免傷亡且照顧到農業生產的出色建議,原則上表示同意,但按照此戰後他親手發佈的赦令,劉曄及其部降卒已經受到了赦免,所以應該尊重他們自己的意願……一句話,看在劉備提出了一個很有建設性意見的面子,他願意放開限制,想跟劉備去江南的人他不挽留,但想留在河北或者歸兩淮安置的人劉備也沒理由帶走!
張紘儼然早就得到了談判底線,見到公孫珣如此直接和坦誠,便也乾脆當場答應。
隨即,張紘也被挽留,宿於銅雀臺上。
接下來的孫權使者秦松倒沒有什麼讓公孫珣驚喜的地方,甚至連一句生子當如孫權的機會都不給燕公……想想也是,孫策剛死於河北,孫氏是無論如何也不可能這麼快說出降服二字的,甚至於孫權剛剛即位,主少國疑,內部意見能不能統一,還能不能延續下去都不好說,又怎麼可能有什麼說法呢?
實際上,秦松這裏唯一引起鄴下羣臣注意的,居然是其人作爲遠道而來的使者,居然和蒯良一起都沒有被允許留宿於銅雀臺……須知道,燕公之前未歸,此處乃是公孫大娘做主,按照這位的命令,很多籍貫在外地的單身官吏、軍官,乃至於士卒都被特許於今日留在銅雀臺,並賞賜酒肉,參與守歲!
只能說,這倆人被攆回驛館,也是直接體現了燕公的私人好惡!唯獨不知道是針對這二人,還是針對這二人身後之人了。
其實,守歲這個東西也沒什麼好說的,喫頓飯,乾熬便是。唯一值得一提的便是,燕公整整七月未返,倒是在發放完賞賜,慰問完留守銅雀臺的臣僚以後,趁機轉回後堂上,和家人多說了幾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