榴彈怕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不過人家董昭也不在乎,他素來最在乎的,乃是身爲開國第一代功臣,很多時候傳統官場升遷手段是沒用的,大家得論資歷和功勞……以及所謂‘聖眷’。而其人後發至此,儼然在七相中前三相這個層面上顯得有這麼一點點底氣不足,一次出任也是代行,偏偏身側身後還有程昱、荀攸、鍾繇,以及兩位公孫氏宗親等優秀人選虎視眈眈,那就更讓人難受了。
而如今公孫珣不顧天黑召喚他去,他對政局又素來洞若觀火,自然是心中立即有所猜度,並喜上心來了……做官嘛,首先就得跟緊上頭的步伐纔行,這事他樂意去辦。
“有件事情想請公仁去辦。”華燈初上,公孫珣在內閣靜立無言,一直等到董昭到來方纔回頭,卻只有三言兩語交代而已。“馬上九月中旬鄴下大學就又要射科取策了,你也知道,以糊名考試代替察舉制度乃是燕國之根本大政……任何人,無論籍貫、出身,只要能過入學試便可入大學,大學期間能過日常基礎科目考覈便可參與一年兩次的射科取策,出仕爲官爲吏……這麼做,要的就是儘量摒除虛名影響,摒除家世加成!是吧?”
“是!”董昭小心俯首,聽得愈發仔細了。
“但現在孤聽說有這麼一羣人,既有鄴下大學的年輕學生,也有非是鄴下大學的士子,本來也算是一羣青年才俊,卻偏偏不安心學業……更有甚者,彼輩常常聚會於鄴城與銅雀臺之間的繁華地段,整日飲酒作樂,指點江山,說朝中這個政策不好,那個官員無德……這倒也還罷了,年輕士子嘛,不說這個說什麼?但偏偏他們還仿效着之前靈帝時的光景,定期聚會,點評年輕士子,說此人是河內第一,彼人是徐州第二,再度鼓吹起家世、孝德,並以此二者貶斥考試,攻訐出身素寒的學子,此風難道可以漲嗎?”公孫珣忽然揚聲再問。“你身爲冀州主官,知道有這回事嗎?”
燭火飄搖的內閣中一時肅然,很多文書和義從已經許久沒見到公孫珣用這種語氣來說話了。
不過,被質問的當事人卻並不以爲意,恰恰相反,董公仁心下徹底明悟,反而即刻俯首稱命:
“據臣所知,是有這麼一撥人。”
“說來。”已經站立了一個下午的公孫珣終於負手回到了自己的座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