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大可小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臨訓班?”朱慕雲對軍統的歷史,並不是很清楚。胡夢北雖然有所介紹,但說的更多的是技能和對大局的把握,並沒有涉及軍統歷史。
“臨訓班是去年初,在湖南臨澧舉辦的‘軍委會交通技術研究班’,簡稱臨訓班。這是軍統的第一次大規模訓練班,裏面的學員,相當於國軍的黃埔一期。”鄧湘濤說,這不但是一種榮譽,還是一種資歷。
臨訓班當時的教師也很強大,比如餘樂醒、謝力公、王崇五、賀之、李力士、沈醉、鄧湘濤等人。這些人,要麼是“行動專家”,要麼是留蘇的人。
臨訓班下設兩個大隊,六個中隊,另有一個學生女隊,共計有學員一千餘人。其中,一、二中隊爲情報專業,三中隊爲行動與爆破專業,四中隊爲軍事諜報參謀專業,五、六中隊爲軍事遊擊專業。
女生則一部分進入情報和行動專業受訓,一部分進入電訊、會計專業受訓。臨訓班成立後,爲軍統輸入了大量專業情報人員。由於戰時需要,許多人尚未畢業,就被抽調,一部分進入“戰地服務團”,一部分進入軍中。
還有一部分人,被派往淪陷區做敵後工作,或充實忠義救國軍。其中大部分,則留在了軍統局本部,和西南後方。這些學生,很快就成爲特工骨幹,並形成了一個重要派系,爲戴笠、毛人鳳所器重。
在軍統,有“非禮(澧)勿視,非禮(澧)勿用”之說。可以說,朱慕雲的檔案,能進入臨訓班,等於給他披上了一件“黃馬褂”。
此次,朱慕雲能讓日本譁變士兵,進入河西忠義救國軍的地盤,那些士兵,很快像寶貝似的,被送到了重慶。戴笠得知後,對朱慕雲很是欣賞。他一高興,就再次提了朱慕雲的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