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唐風月1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潼關到廣元,劉浪看過地圖,須經西安到陝西另一邊的門戶漢中,再由漢中的青木川鎮入川。這個時代的陝西沒有高速公路,沒有國道,能有一條供人和騾馬行走還算平整的土路,就已經算是萬幸。
整個路程達到了600公里1200裏,全得靠兩條腿。
到過了漢中,進入綿綿不斷羣山,劉浪才明白所謂的“蜀道難,難於上青天”的詩句,才懂得曾經的時空中十萬川軍將士靠一雙鐵腳板從川北出川走了三個多月才走到淞滬前線是多麼不易。
萬山叢中,只有一條供三四人並排行走的土路在蜿蜒綿延,除了身邊的鬱鬱蔥蔥的樹,就是頭頂的藍天,所有寬過兩米的大車都被放棄,大部分輜重都負於騾馬身上,其餘的,就全靠人力了。
劉浪在進入山路之前就有所準備,所有士兵,除去腿腳不靈便的傷兵,全副武裝,單兵負重達到了二十多斤,幾乎不亞於後世解放軍三十多斤的單兵負重。
這種高強度的野外行軍最能鍛鍊士兵的意志,雖然路途艱險,但劉浪依舊規定了在崎嶇山路上每天的行軍里程,整支部隊要在全副武裝的情況下日行軍達到驚人的80裏,這甚至要比上次從潼關到渭南的150裏更誇張。
雖然從距離方面還不到那次的一半,但那次完全是輕裝前進,而且還是平路,而這次是全副武裝,還走的是不斷上下的山路。但最令人痛苦的是,以這樣的速度行軍,不是一天,也不是兩天,從地圖上看,從漢中平原的邊緣到廣元,還有足足500裏,按照劉浪定的計劃,要足足行進六天。那真的會累死人的。
雖然俞獻誠和梁文忠已經極力反對,但這並不能阻止劉浪的決心。
不說在曾經的時空裏,劉浪所在的龍炎部隊,曾經有全副武裝沒有給養,在原始叢林裏一週行軍300公里的記錄。就是在兩年後,也是在這個時代,有一支奇蹟之軍,從1934年10月16日自銅鑼灣出發,至1935年10月21日到達陝北吳起鎮的唐兒灣止,整整一年的時間,那支奇蹟之軍在比眼前大山還要險峻的環境下一邊餓着肚子一邊和四處圍追堵截的追兵作戰還能頑強的前行,總行程超過兩萬五千裏,日均行程72華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