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唐風月1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我們車牀不夠,人員不夠,原材料也不夠,您就是拿刀架在我的脖子上,我也無法完成您交給我的任務。”格魯諾夫自然不會被中國老師的話給騙了,頭搖的跟撥浪鼓一般,表示無法攀登。
“人不夠,我給你人,只用再過兩天,您的機械廠就會有200名以上的新工人,設備不夠,我給你設備,從成都採購回來的車牀這兩天就會到貨,您的那臺衝壓機牀完全可以邊生產邊試驗,有個偉人說過:實踐纔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嘛!至於您說的原材料……主要缺少什麼?”劉浪問道。
“銅,大量的銅。”格魯諾夫很乾脆地說道。
這其實才是他來找劉浪的真實目的。
自打機械廠搬到獨立團位於山裏的軍事基地,機械廠就被正式命名爲青龍機械廠,由獨立團提供廠房和工人住地以及生產的所有原材料,產權爲劉順和和獨立團雙方几乎各半,獨立團佔百分之五十一。
雖然獨立團各位高層都極力反對,覺得這樣太佔劉家的便宜,但劉浪依舊堅持這樣股權分配。因爲他們並不知道若干年後將會是什麼情況,劉浪想要以後還在國內混,就必須得把劉家從大地主這個帽子變成紅頂愛國商人。在大勢的洪流面前,就算是劉浪也必須得未雨綢繆。
因爲,他已經是和四川劉家緊緊聯繫在一起的劉浪,而早已和前世往上數八代都是貧下中農軍人世家的劉浪漸行漸遠。
作爲青龍機械廠聘請的第一任外籍總經理兼總設計師,格魯諾夫還是很希望將這個半官方半民營的機械廠辦好,獨立團給出的軍火訂單格魯諾夫當然不會馬虎。
可套用中國那句俗話:巧婦難爲無米之炊,眼瞅着庫存的熟銅只能支撐五天,格魯諾夫自然必須來找劉浪解決。雖然格魯諾夫知道整個中國都需要大量的進口子彈的主要原因就是原材料缺乏,銅太少。
來中國之前,格魯諾夫就對中國的工業製造方面做過調查,鋼產量3萬噸/年,銅產量700噸/年,煤產量2800萬噸/年,這種極端低下的工業產量差點兒沒讓格魯諾夫驚掉下巴頦,他很難想象這些竟然是一個擁有着5000年文明4億人口的大國的工業成績單。別說跟他還在被制裁中的祖國相比,就是東海那個島國,也能達到中國的一百多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