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唐風月1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等他們再開發出射程達500米遠的改進型八九式擲彈筒,劉浪覺得自己說不定連射程達800米的狙擊槍都搞出來了。
反正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劉浪不信自己這個多了八十多年未來經驗的共和國最強尖兵對付不了他們,搞不來飛機大炮,輕武器方面,一貫注重節約連四個輪兒的小汽車都想辦法造到一噸以下的小日本還真不是個。
像這樣一搞,這四十萬發子彈,也不過堪堪夠一個半月使用。好在機械廠熟銅的儲存量少,但鋼材還不少,再不惜成本加工三個月,應該還能有六十萬發子彈的產出,稍微節約點兒,基本夠用了。
正如同劉浪所說的,日寇老兵四百米外能一槍爆頭的精準射擊是用子彈喂出來的,那他劉浪就讓他的士兵在子彈裏游出來。
這對於每年射擊量不過百發,戰時最精銳的中央軍甲種師子彈帶裏最多也不過百發的國軍來說,簡直就是恐怖的天量。若不是在獨立團,終其一生,他們有可能都射不出如此之多的子彈。套用俞獻誠的一句話:這樣的訓練量,就算是頭豬,也能在三個月後端着漢陽造一槍打中百米外的狼。
子彈這個大問題已經解決了,MG42那挺本應該在十年後才正式列裝德國軍隊的大殺器也正在緊密鑼鼓的設計零件中,雖然格魯諾夫設計的那臺金屬衝壓機牀很簡陋,但一旦研製成功,月產個七八挺機槍還是不成問題的。
MG42的設計製造劉浪目前還只敢交給格魯諾夫這個日耳曼人來做,別說其他工人蔘與,甚至獨立團其他高層都不知道有這樣一款機槍的存在。劉浪的目的很簡單,在長城抗戰以前,最大程度的保密。
劉浪深知日本在中國間諜的厲害,據史料記載,日本從這個世紀初開始就對他們覬覦已久的華夏展開了龐大的諜報工作。無論是官方還是民間,日本的大量間諜潛入中國。他們以外交人員、商人、學者、教師、醫生、遊客、僧人等身份爲掩護,把觸角伸向中國的政治、經濟、軍事、以及文化等領域,想方設法蒐集情報,爲日本軍政當局制定侵略政策和方案提供可靠依據,同時他們也遊離於中國各個派別之間,從事謀略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