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唐風月1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普通身材人體厚度不過十來厘米,換句話說,拼刺的時候,三八式幾乎刺穿了你的身體,你的刺刀都還在刺空氣。
國民政府的軍工專家們當然不全是蠢蛋,這差了的十五厘米怎麼搞?好辦,加長刺刀長度來彌補,中正式刺刀的刃身長度比日軍的30式足足長了5厘米,但在加上槍身總長度以後依舊短了十厘米。
短的這區區十厘米,卻讓無數國軍將士血灑疆場,喪生在日寇的30式刺刀之下。
性能不及倒也罷了,更可怕的是,國軍刺刀的生產能力也不行。
很多人看到刺刀就是一把鋼刀,覺得很容易就製造,可是刺刀結構其實並不簡單,包括彈簧,固定鎖,刀鞘,血槽等等,而且刺刀的堅固性,韌性有着很高的要求,更重要的是,刺刀的標準型要求很高,稍有偏差,就無法有效安裝在步槍上使用,或者使用的時候出現脫落,晃動,嚴重影響拼刺。
所以,刺刀只能以機械化流水線生產,採用手工作坊生產的數量,質量都無法保障。
而當時中國軍工能力低下,流水線屈指可數,專業軍火工人數量更是不足,導致刺刀生產出現嚴重問題。
不僅是窮的叮噹響的紅色部隊,就連佔據大勢的南京中央政府,刺刀的生產,幾乎都是作坊手工作品。擱八十年後,手工作品那叫高品質,可在這個年代,那隻能是劣質的代名詞。
硬件上不行,再說軟件,也就是拼刺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