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唐風月1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那一隊由20人組成的能通過錯綜複雜的戰場縫隙接近西城區最高指揮部的日軍,就是第六師團特訓了兩三年之久的特攻隊。
首先從裝備上來看,被擊斃的五名日軍中有四人裝備着俞獻誠和152團幾個高級軍官們從未見過的衝鋒槍。
槍長,約900毫米,槍管長,約280毫米,彈匣呈弧線形,位於衝鋒槍的左側面並呈水平狀,槍口有散熱孔,並很奇葩的插有刺刀,既不是中國軍人熟悉的第三帝國式也不是美式,那是在中國戰場上從未出現過的衝鋒槍。
彈匣容量很可怕,從其中一名倒斃日軍所攜帶的彈匣裏的子彈看,足有五十發,那也是爲何一個步兵連返回圍擊,他們都能從容撤退的原因之一。二十名日軍,所噴發出的火力,竟然超過了一個兵力足有百人的步兵連,而且他們還有兩名擲彈筒手,在徹底壓制住了步兵連兩挺輕機槍後,很從容的殺出一條血路向紛亂的戰場上撤退。
步兵連以遠超出他們的兵力,付出了近20多人的死傷,才擊斃了兩人,另外三人,全倒在200米外莊二的槍下,也是因爲發現有莊二的存在,那個日軍小隊才迅速撤退的。
超過10比1的戰損比,實在是152團在和第六師團所打的幾仗中最慘痛的傷亡了,也怪不得那個步兵連長瞪着幾名日軍屍體眼珠子都是紅的。
如果是劉團座在這兒,估計一口就能說出日軍裝備的這種衝鋒槍的名字,那是在整個大戰中都聲名不顯但其實性能還不錯的日式“百式衝鋒槍”。1935年投入研製,1940年才正式服役部隊的百式衝鋒槍竟然提前三年進入了中國戰場,劉浪這隻胖蝴蝶的小翅膀終究還是在這個時代颳了幾個小漩渦出來。
當然了,世上的事就是這樣,有因就有果,太平洋對面的蝴蝶煽動翅膀就能導致萬里之外刮上颱風。百式衝鋒槍之所以都還未正式服役就被日軍拿來使用了,也是因爲劉浪這隻胖蝴蝶引起的蝴蝶效應,日軍幾個常備師團都玩起了特攻隊的緣故。
日軍前期設計武器思想都是經濟實用,說白了,就是想用最小的代價去打贏一場國與國之間的戰爭,尤其是一直以來的假想敵中國。他們那些摳門武器用於常規戰爭,尤其是對付中國軍隊這樣窮得掉渣的還行,但若是用到特工隊身上,就連一向摳門節約的日本人自己,都只搖腦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