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水意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機器人並不是一個約定俗稱的稱呼,但帕薩寧激動之下把楊逸叫做機器人確實是太貼切了。
在很大程度上來說,楊逸真的像個機器人,他的記憶力超羣,他的運算能力強大,普通人可能需要很久才能記住的參數和計算方式,他可以在短時間內就掌握。
對於射擊來說,機器人其實並不是一個好詞兒。
用狙擊步槍的射擊很複雜,絕不是用瞄準鏡十字線對準目標然後開槍就可以了的,事實上,只要目標不是恰好在子彈平直飛行的彈道段,那麼用瞄準鏡的時候就不可能用十字線對準。
距離越遠瞄準點就越要偏下,然後根據風向來調整左右,總之就是不太可能直接瞄準。
好的狙擊手,就是在於用瞄準鏡套住目標的時候,用很快的速度來計算該用瞄準鏡裏哪個點對準目標,他們的經驗已經完成了計算和修正的部分,也就是看到敵人,根本不用過腦子,單憑經驗就知道該怎麼打。
經驗對狙擊手是如此的重要,所以狙擊手很少換槍,很少換子彈,很少換瞄準鏡,因爲這三樣換了任何一樣就意味着用重新適應。
對於武器系統熟悉到了極致,打了至少幾萬發子彈,對射擊地點很熟悉,那麼開槍的時候就不需要過多準備,瞄準開槍就行。
每個射手都會極力追求縮短瞄準時間,因爲戰場上局勢瞬息萬變,要射擊的對象不會傻乎乎的站在那裏不動跟靶子一樣等着被人打,只是露一下腦袋然後馬上就消失,這纔是戰場上最常見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