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系之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次日,竇太后果然派來了婢女前來教導小胖子,當婢女當着他的面去了衣,再一一講述其中關鍵的時候,小胖子初次感覺到了身體的異樣,對這本來不屑一顧的聖人之道也忽然起了興趣,婢女講述也極爲認真,沒有半點羞愧隱瞞,甚至說的有些直白。
當婢女留下了關於此道的書籍,獨自離開的時候,小胖子纔有些艱難的起身,將此書放在了牀頭,那張厚顏無恥的小胖臉也有些赤紅,感受着身體的異樣,小胖子忽然覺得此道也是蠻不錯的,日後有空,可以找宋氏細細詳談。
咳咳,小胖子目前還是有着更加重要的事情要辦。
此次大規模的察舉孝廉之後,共有三百多孝廉郎記錄在案,小胖子自信看了一番,其中也不乏日後之名臣,例如袁滂之子袁渙,太常袁滂是小胖子非常喜愛的一個人,他清心寡慾,少言語,朝中如此衆多的士大夫,只有他始終不屬黨人,保持中立。
他的兒子袁渙,那是日後做了九卿的大才,以盡心盡責,以敢諫直言而聞名,就連陳壽仙人也是在天書之中,評價他爲躬履清蹈,進退以道,蓋是貢禹,兩龔之匹,這樣的人才,也很是放心。
還有河內修武人張範,他的祖父張歆,曾經做過司徒,父親張延,也是在朝中任議郎,他與袁渙一樣,都是躬履清蹈之人,按天書所載,也是值得小胖子重用的大臣,其他如崔琰,毛玠,田豐,張昭等等,都是小胖子所熟知的人物,可是,其餘者大概還沒有長成,不足以察舉。
這些孝廉,小胖子還不能安心任用,他們固然都是當地有賢名,家學淵博的正人君子,可是光靠着品德是無法治理地方的,他想要用這些年輕人來作爲地方官吏,出任各地縣令尉丞之類,他要將此些人招進太學院,起碼自己要知道何人可用,何人不可用,是不是?
建寧三年,二月。
天子親至太學院。
天子出行,南軍相隨,段熲派出了南軍兩個曲屯,足足六百多人,以典韋,黃忠爲首,這一次,天子不準備悄然前往,黃蓋從未央宮之中緩緩行駛而出,諸多南軍排列在從未央宮到太學院的路途之上,黃忠爲人穩重,因而負責路途之安危,而典韋因勝在勇猛,故而貼身跟隨與天子黃蓋之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