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系之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喬玄病逝,天子拜南陽穰縣人張溫爲太尉,張溫曾經爲曹操的祖父,費亭侯曹騰所舉薦,少有才名,又知軍事,曾任議郎,司隸校尉,太僕等。
在喬玄逝世之後,還是身爲司徒的何休舉薦了此人,言之此人文武雙全,難得之才,故而被天子得知重用,此人在進入廟堂之後,也是立刻重開了南軍,北軍大營,再次募集士卒,以爲後備軍,目前,段熲率領大漢精銳在北方,雒陽周圍卻卻是有些空虛。
他要再次募集士卒的提議,也很快被通過,看到此人是個能做事的,劉宏心裏也是安穩下來,全力督促荀攸,準備閱文司一事,辨別叢書,其實此事說來也是不容易的,因爲有些軍事著作,涉及皇家內史的內容,是不能流傳到外頭的,另外就是一些先秦留下的思想著作。
像墨家這樣人人喊打的學說作品,自然也是不能流傳出去的。
甚至,在經學上,由於時代的變遷,各地經學博士傳經,依家法師法,章句互有異同,再加以年深月久,輾轉傳抄,文字多訛,荀攸一時間竟然沒有辦法來辨別真僞,甚至對自己往日所學也產生了一些懷疑,最後,他無奈,只能到天下面前認罪,自己才疏學淺,實在是無能爲力啊!
看着面前這個愧疚的年輕人,劉宏也是沒有過於怪罪,荀攸實在過於年輕,在經學上,自然還是多有不足的,沒有辦法,劉宏只能找來太學院的大祭酒,蔡邕,令他前來分辨,可是沒有想到的是,蔡邕也陷入了荀攸一般的困境,在看到一本經書六七種的版本之後,這位大儒也是慌了。
不過,大儒始終還是大儒,他自行辨別真僞,制定出了一個版本,可是他所制定的版本傳給百官觀看之後,忽然便引起了巨大的爭執,大家這才發現,對於同一本的經書,他們之中竟然有數十種的版本,大致意思自然是相同的,可是其中的章句,文字,竟然都有不相同的地方。
其中,包括了幾大世家,因爲從前,他們對於書籍極爲的重視,也未曾互換著作,可是這一次天子大規模的徵集著作之後,大家才發現了這不同之處,沒有人承認自家時代傳習的書籍是錯誤的,也沒有人會承認自家所秉承的儒學思想是錯誤的,一場浩浩蕩蕩的經學真僞大戰,便由此開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