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果然,當看見那豁然開朗的一幕時,朱瑩顯然是愣住了。
這山上竹林深處偌大的空地上,一座座精巧的竹屋錯落有致點綴其中,拱衛着居中那座微微泛黃,顯然是上了年頭,樣式也顯得有些古樸,又或者說老氣的竹屋。而那竹屋上,也懸掛着唯一一塊牌匾,上書清風徐來,恰是和影壁上翠筠間三個字的筆跡一模一樣。
至於散落四周的那些竹屋,用料明顯較新,每一座形制都不盡相同,有尖頂,有坡頂,有圓頂,清一色都是竹子搭的架子,而後屋頂鋪的茅草,風格各異。相比村中那些寒酸的村舍,這裏撲面而來一股清逸之氣。
只不過張壽知道,竹架固然刷過桐油,茅草頂和竹架頂端中間也鋪了一層油布,但這種建築的壽命,實在是不好說得很。不過在這種沒有酸雨的年代,維持幾年不難,就像當中那一座據村民說原本曾經住過一位老隱士和兩個僮僕的竹屋一樣。
只可惜,當他穿越過來的時候,這位竹林深處的隱逸已經消失無蹤了,別說什麼典籍,連日常生活的瓶瓶罐罐都沒留下,可能是終南捷徑難達成,受不了這苦日子重新入世去了。
可他倒覺得這竹屋的建築風格不錯,於是呢,他就利用各種小恩小惠,說服了農閒時間的村民,這兩三年陸陸續續在四周圍修了這一座座竹屋。盤算着日後假造點什麼古蹟引人憑弔,吸引一點肯掏錢的冤大頭在此靜心小住。
爲了杜絕春天萬一竹筍到處瘋長毀了屋子,所有竹屋全都是打了高高的架空底座,而且,每年開春,村子裏那些半大孩子興高采烈地在林間挖竹筍,也常常鑽到竹屋底下捉迷藏,半是給家裏桌上添菜,半是玩兒。
他正尋思,設想中的文人墨客還來不及吸引,紈絝子弟卻可能蜂擁而至,是不是要在佈置上重新做點文章時,突然就只聽朱瑩突然笑了起來。
“那些附庸風雅的豬頭不願意住村裏,更不可能去你家投宿,但十有八九會看上這個幽靜雅緻的地方!可阿壽,說句不好聽的,那些都是最無法無天的傢伙,就算平日裏揮金如土,讓他們乖乖掏錢住卻難,就算人真的蜂擁過來,總不能讓我親自出面宰他們這些肥羊吧?”
張壽本來正在思索這個問題,此時轉頭一看興致盎然的朱瑩,他突然靈機一動,想到了一個非常不錯的好主意……又或者說,餿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