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太祖皇帝驅除韃虜,恢復天下衣冠,確實是古今少有的明君賢主,但你怎麼就確定,當時那所謂天下百姓安居樂業的景象,就真的如你現在所說?史家的春秋筆法,古往今來都是一樣的,尤其是粉飾聖君明主的時候,更是無所不用其極!”
“就如同《舊唐書》中還好歹略提一提唐太宗的不是,到了《新唐書》,就連他誅兇殺弟的惡行都不提。這還是宋人寫唐史,那唐人寫唐史,甚至寫隋史,豈不是更加荒謬?”
楚寬沒想到,平時也算是太祖皇帝推崇者的朱涇,竟會突然如此反駁自己,愣了一愣之後頓時勃然大怒:“什麼叫粉飾聖君明主,朱涇,你竟敢如此大逆不道!我朝太祖豈是自矜功勞,口口聲聲自己獻計解了雁門之圍的唐太宗能相提並論的?”
朱涇卻一點都沒有因爲楚寬的發怒而退縮,反而不慌不忙地笑了一聲。
“從宋末到元末,百餘年先是天下戰亂,隨後又是蒙元一再內亂,盤剝地方,最後又是元末天下戰亂,你知道損失了多少人口,你知道多少人流離失所?天下無主田地那麼多,你知道有多少是荒地,而要把這些荒地開墾出來,國朝之初,要花費多少人力,遷移多少人口,而因此又有多少人死在路上?”
張壽聽到朱涇說戰亂,說人口,說遷移,他不禁在心裏嘆了一口氣。
很多人說起哪朝哪代開國,都會讚頌生機勃勃,鬥志昂揚,彷彿只憑一股鬥志就會有後來的繁華富庶,卻壓根忘了,無論漢隋,無論宋明,建國初年其實根本就沒有那麼多歌舞昇平,因爲天下初定,喫飽飯都不容易,倉廩的日益豐實,那是很多人的犧牲換來的。
就比如朱涇所說的大遷徙,就時下平民百姓骨子裏的故土難離情緒來說,有幾個人願意遷徙,尤其是從北到南,從南到北,這種跨地域的大量流動根本就是不可能的。而行政強制性遷徙,一旦在物資補給以及調度上出現問題,路上會死多少人?
最重要的是,明初的百姓,有什麼信仰,有什麼鬥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