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私自揣摩上意在任何時候都是大忌諱,即使是吳明徹,平素談論問題也都是從自己的角度出發,很少有站在陳頊的角度考慮問題。
簡而言之,所有人都是站在自己的方向上,而李藎忱卻是站在了陳頊的方向上。很多或許吳明徹和蕭摩訶等前線將領認爲理所當然的事情,到了陳頊那裏就不一定理所當然了。
歷史上對於陳頊的評價就衆說紛紜,而在李藎忱自己看來,陳頊應該是一個介於雄才大略和志大才疏之間的君王,他看不慣醉生夢死,看不慣偏安一隅,想要建功立業、想要收復北方故土,完成南朝三百年一統天下的宏願。
可是在一定程度上,陳頊又總是看不清現實,這種急功近利的思想使得他太渴望一場真正的、徹徹底底的勝利,但是老天爺並不總是眷顧他,而北伐也不可能都像南陳進攻淮南那樣順順利利。
呂梁之戰的起因就是陳頊低估了北齊的實力,不斷催促吳明徹動兵,吳明徹無奈之下只能硬着頭皮揮師北上,最後更是險些因爲其害怕違背皇命和沒有辦法建功立業的心情而將整個大軍斷送。
但要是單純的說陳頊是一個志大才疏的君主,又似乎有些貶低他,畢竟陳頊發展國內經濟、注重經營荊州、江南的防衛,同時重用賢臣,使得南陳能夠在北方強大的壓力下依舊平穩的發展進步,能夠做到這一點,陳頊確確實實有本事。
也正是因爲陳頊的潛心經營,南陳雖然不容易北上,但是北朝也不是那麼容易打過來的。
只可惜在歷史上,陳頊辛辛苦苦打下來的基礎,到頭來被陳叔寶糟蹋的乾淨。那些潛心修築的防線也在陳叔寶的不管不問之中荒蕪,最後隋朝大軍輕易渡江,而陳叔寶竟然還對蕭摩訶依託京城防衛節節防守的策略嗤之以鼻。
這樣的兒子,讓李藎忱真的懷疑是不是陳頊親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