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羅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崇禎十六年春,崇禎皇帝自己就和復任首輔的周延儒私下議論過南遷。
而到了崇禎十六年的六月,就在崇禎皇帝一再催促孫傳庭出潼關去和風頭正勁的李自成決戰的時候,周皇后也提過遷都的建議。她“以寇急”,試探崇禎說:“吾南中尚有一家居。”當時王承恩就在崇禎的身邊。
進入崇禎十七年後,更多的臣子都已經意識到“邊寇交織,中原不可爲”了,所以南遷的提議已經被擺在朝廷上公然討論了。
可是崇禎皇帝卻始終下不了決心,用乾綱獨斷來推行南遷。而臣子們大多不願意承擔放棄祖宗陵寢的罪名,所以在朝議南遷時總是一片反對之聲。
王承恩心想:太子想來也是贊成南遷的,又怕自己年幼言輕,所以才藉口太祖託夢,把南遷的建議提出來吧?
“老祖宗是不是在夢中提了南遷的事兒?”王承恩試探着問。
朱慈烺並沒有回答這個問題,只是將自己之前做好的圖表,遞給了王承恩,“你看看吧。”
王承恩恭謹的接過圖表,又是一愣。這種以圖表和矩陣的形式,將研究對象密切相關的各種主要內部優勢、劣勢和外部的機會和威脅等,通過調查列舉出來,進行系統分析,再把各種因素相互匹配起來加以分析的辦法,顯然不是十六歲的朱慈烺能夠掌握的……而且朱慈烺的老師們,還有他身邊的內侍,似乎也不會這種辦法。
朱慈烺看着王承恩,娓娓而道:“我大明之難,明看是兵敗將亡,節節失利,而要細看,其實還是出在財務上。如果朝廷有花不完的錢,流寇早就撫平了,胡虜也早就被堡壘邊牆困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