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羅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大部分勳貴不是一代人顯貴,而是世世代代顯貴,日積月累攢出家業也正常。另外,勳貴出任的官職通常是武官,可以管都司衛所京營的,早年可以侵吞土地,後期可以剋扣軍餉喫空額,如果在東南沿海任職還可以庇護走私,也就容易來錢了。
而大太監有皇家和藩王可以“喫”,皇莊皇店也都是太監們在管,早年還有礦監和織造局可以撈,現在則有監軍的機會從軍餉中撈錢,所以大太監們多少都有點身家。
至於內帑……在萬曆年間倒是頗爲豐盈,但是到了天啓、崇禎年間就開始不斷往外發錢鋪貼軍費。現在早就空空如也了,什麼三千萬兩云云的,根本就是不合邏輯的瞎扯。明朝的太監得多負責,多會搞錢,才能給崇禎皇帝攢出三千萬兩?當他們都是大明首富鄭芝龍啊?
不過崇禎皇帝即使知道他的文官們沒有貪污多少錢,現在心裏面還是恨得不行。
因爲這些文官既沒有辦法搞錢,也沒有辦法退敵,還攔着不讓他這個皇帝遷都……這可真是要命啊!
李自成已經突破了居庸關,眼看就要到北京城外了,再不遷都南幸就來不及了。
對了,遷都南幸和落荒而逃是不一樣的。
遷都南幸是國家的大政方針,得由皇帝下旨,內閣票擬,皇帝批紅,然後才能由六部和順天巡撫、天津巡撫、登萊巡撫、漕運總督共同安排執行。
這是大明中樞的集體遷移,在遷移過程中,中樞的職能不會中斷,權威也不至於過多的下降。
而落荒而逃就簡單了,今晚就走,帶上老婆孩子,在京營精銳的護衛下直赴天津——這就是一句話的事情,王承恩一定已經安排好了一切,隨時可以護駕出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