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羅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而天津鎮的情況就是如此,鎮守總兵曹友義明面上是三軍主帥,但實際上只能控制中軍的一千多人,其中真正能夠依靠的不過是一百幾十號曹氏家丁。而天津鎮左、右兩協則各由副總兵婁光先和副總兵金斌控制,這兩個副總兵也各有家丁一百餘人。
另外,天津巡撫麾下還有撫標1000人,由撫標統軍參將楊維翰實際控制。楊維翰也和曹友義、婁光先、金斌三人一樣,也是擁有上百家丁的小軍閥。
也就是說,天津衛這邊大約五千兵馬,由四個軍閥分別控制着,其中真正能打的家丁約有五百人。
而這四個軍閥雖然名義上有高下,但實際上並無統屬。曹友義這個總兵官早就指揮不動手下的兩個副總兵,更別說指揮標統參將了。
在這種幾個小軍閥誰也指揮不動誰的時候,用來“御武”的文官通常就能發揮一點作用了。不過具體由誰管事兒也沒一定,有時候是總督管,有時候是巡撫管,有時候歸兵備道管。而天津這裏,巡撫馮元颺因爲要兼管海運和漕運的一大攤子事兒,沒太多精力去管鎮守軍務,所以向來是由崇禎十二年就上任的按察副使兼兵備道原毓宗管軍。
不過馮元颺前幾日接到了王之心帶來的撫軍太子令旨後,就開始着手整飭軍務,想要調集鎮守天津的明軍去接應從京師逃出來的崇禎和朱慈烺了。
在“流賊來也”的消息傳到天津衛的時候,他正在自己的巡撫衙門裏面和總兵曹友義、楊維翰商量出兵的事兒。
而在兵備道衙門裏面,兵備道原毓宗則和婁光先、金斌在內堂密談。
夜不收到的時候,他們仨正眉頭緊皺,低聲商量着什麼,屋子裏面連個伺候的人兒都沒有。這時就聽見屋子外面腳步聲錯落響起,人還沒到,關中口音的喊聲已經到了。正是原毓宗的心腹家人,那聲音中隱約還帶着一點兒興奮:“老爺,老爺,流寇到了,流寇到了!有千數的鐵騎,沿着運河而來,已經到了楊村一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