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羅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要不然崇禎爸爸一生氣,把他的東南王一擼,抓去北京伴君如伴虎了,這日子還怎麼過?
而除了朱慈烺這個特殊的封臣(他是皇位繼承人,所以他的地盤不是全封建,最多就是個半封建),崇禎皇帝還搞出了一大堆的王莊、勳莊和藩國,以及兩個同宗友邦,還有一個皇太孫燕王的燕寧封地。
崇禎搞這些封建莊園的目的也很實在……這是最低成本,同時也是最高效率的佔地方法!
當年朱元璋也用這個辦法佔了好大的地盤,如果不是靖難之役後的削藩縮邊,傳到崇禎年間,塞北、口外早就是非常牢靠的漢地了。
而崇禎歷經艱難才把這些地盤再打下來,當然得牢牢佔穩了,不能放空在那裏,等着胡虜夷狄餘黨在那裏慢慢發展壯大啊!
所以他得從內地移民過去實邊,而明朝內地的老百姓就是一羣老實巴交的農民,不大能打的,而明朝的文官戰鬥力比農民還不如。如果讓文官帶着農民去塞外、口外建立州縣,那就等於是資敵,而且花費也太高,負擔不起啊!
因此朱由檢只能把塞外、口外“承包”給自己的勳臣——這幫傢伙有武力啊!有他們帶着,農民才能在塞外、口外立足。否則,這些農民怎麼可能一放下鋤頭就變成能戰敢鬥之士?而且也沒有辦法把如同散沙的他們組織起來啊!
中原的農民大量的在塞外、口外立了足,那些地盤自然就漢化了。最多幾十年後,就能和內地一樣。
這個法子既能籌功,又能佔地,還能緩解內地人口過剩的壓力。實在一舉三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