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牧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韓玉財死後留下一屁股債,但生前也借過錢給別人。
韓秀峯下個月就要去京城投供,這一走不曉得啥時能回來,陪關捕頭說了一會兒話,就同柱子一起下山幫嬸孃和幺妹兒去討要。結果走了幾家,沒要回幾文錢,天色不知不覺已經暗了。
天一黑,山門就要落鎖。
二人緊趕慢趕,總算在落鎖前趕到了山門口。
守門的驛夫掛起了大紅燈籠,把山門兩側“現實講團體關了門即是一家”,“入世多迷途由此去方爲正路”的對聯照得格外顯目。
山門裏是一片青石鋪的廣場,左手邊是戲臺,戲臺下是一個茶館。今天是趕場的日子,有戲班唱戲,廣場上全是看戲的人和大晚上還做生意的小販,二人不得不靠着右手邊的關帝廟往裏擠。
擠到最裏面,穿過過街樓,是一條約三里長的石板街,兩側是禹王廟、廣東會館南華宮、山西會館萬壽宮,客棧茶館、酒樓、藥店、當鋪、綢緞莊、鐵匠鋪……一個大鎮該有的這裏都有,各類商鋪一應俱全,且家家戶戶都開着門,門口都掛着燈籠,燈火闌珊,比大白天還熱鬧。
晚上之所以也有這麼多人,是因爲走馬崗是成渝官道的要衝,早上從巴縣出發去往成都府的客商,黃昏至此已是人困馬乏,要再翻一座大山才能趕到鄰縣的來鳳驛。天黑入山,客貨都不安全,客商們多選擇在此歇宿。
相比一年到頭攢不下幾文錢的鄉民,他們出手堪稱闊綽,晚上正是商家們做買賣的好時候,沿街的會館、客棧、茶樓裏座無虛席,從南邊來或往北去在此歇腳的客商腳伕喝着茶擺龍門陣,或擠在裏面聽老先生“講聖諭”,比一般小縣的縣城都熱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