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骨鐵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用不着奴爾哈赤七大恨,遼民就能先來個三大恨。
在錦州時,良臣聽說熊廷弼上書朝廷,稱遼地多有閒田,要求興辦屯田,每年在八萬兵額中用三分人力屯田耕種。這樣一來可以減輕遼地百姓負擔,二來可以讓遼軍自食其力。
要屯田,就必須先得修水利。
無水無田。
熊廷弼顯然也意識到災情會影響到明朝在遼東的統治,他沒有上書請求徵用民力,而是請求調撥駐軍屯田。
之所以如此,可能和魏良臣想的一樣,知道“大工”在眼下的遼東,根本不可能實施。
萬曆準了熊廷弼的奏疏,下詔要遼東督辦。不過,良臣在錦州見到的卻是文武官員對此都沒有熱情,好像就幾個衛所下面搞了搞,其餘地方動都沒動。
不用腦子也能想出,遼東那些軍頭怎麼能容忍自己的兵替朝廷屯田,然後收下來的糧食歸朝廷分配。
不用屯田,就現在這樣挺好,百姓就算餓死,當兵的總有皇糧。況且,手下的兵現在也不是閒着,他們也在種田。只不過,是替自己種田,而不是替朝廷。
熊廷弼從大局出發,要辦屯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