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骨鐵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長勝堡是個千戶所,此地位於瀋陽中衛和定遼左衛接壤之處,乃是定遼左衛離河西蒙古最近的一個衛堡。流經整個遼南的太子河源頭就是長勝堡境內的草帽頂子山。
嘉靖以來,遼東邊患不甚嚴重,較大幾次都是蒙古土蠻越界擄掠,且多是發生在廣寧境內,故而長勝堡這裏,很是太平。
太平久了,跟關內的衛所一樣,長勝堡自然避免不了喫空餉。此地名爲千戶所,但實際駐紮軍士不過四百人,今天這般緊急集合,到場的約摸不到三百人。其他人,花名冊上是有的,若上官真的要閱,也是能湊來的。這不能怪長勝堡守備胡三炮喫空餉太過份,而是因爲真的沒有這麼多兵員。
萬曆十五年以前,遼東兵額將近九萬人,俱是精兵,因此兵部當時稱遼軍之銳,爲九邊之首,其次爲薊鎮、宣大。不過抗倭援朝之役,明朝抽調的兵馬大多來自遼鎮,七年艱苦作戰,遼東明軍大概損失了一半人馬,其中很多都是精銳騎兵。
現如今遼東鎮雖然仍保持在八萬左右兵員規模,但內中真正能戰之兵不足一半之數。這也是爲何日後建州造反時,明朝無法單憑遼東鎮鎮壓,而要舉全國之兵往遼東參戰的緣故。
兵員本就不足,再加還要喫些空餉,能一下拉出三百人來,長勝堡的守備胡三炮還是頗爲滿意的。畢竟,這是突然來的命令,事先容不得他找人湊數。將士們的表現還算不錯,號鼓聲未畢,便匆匆趕到校場集合,刀矛火銃依次檢查,大小隊官排隊點名,一切井井有條,算是給他胡三炮長了臉。
這擱其它衛堡,那都是要蓋過一頭的。
來集合的士兵們注意到,守備大人身邊有幾個人,看着不是本所的人,聽口音,似是瀋陽那邊過來的,爲首的是一個百戶。只是,守備大人乃是千戶,對這個百戶卻十分恭敬,若非身上的袍服,不知道的還以爲那百戶纔是長勝堡的守備呢。
胡三炮可不管士兵們怎麼看他,對身邊這位來自大帥府的趙百戶,他不光是恭敬,更是時刻陪着笑臉,唯恐怠慢了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