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骨鐵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蔣方印難以理解,但當事人樂乎乎的,他也不會犯傻去點那個忌諱。自打從恩主楊鎬那裏知道這位魏副使竟然是貴妃娘娘的人,還是小國舅親自向姐姐舉薦的人材後,他就打定主意一定要勇攀高枝,不畏艱難,不畏困苦,使平生夙願能夠得償。
蔣方印的夙願是什麼?
做官。
若不爲做官,他何苦考什麼功名,還中了舉人呢。
只是,舉人功名就可做官,只要不嫌棄,偏遠地區做知縣都是使得的。本朝嘉靖年間的海瑞不就是個舉人麼,從小小教諭一舉做到了應天巡撫高官,堪稱舉人榜樣。
蔣方印不想做海瑞那種官,那種官太苦,買點豬肉打個牙祭都讓人驚呆的官,實在不是他做的來的。
他原本是想繼續上進,考個進士的,可惜,運氣實在是不好。
不甘從小官做起,又實在考不上進士,蔣舉人索性就當了“山人”。
一般來說,“山人”一聽名字,就當是居住在山區,與外界接觸轉較少的山區百姓。然而,從“山人”這個稱呼問世以來,代表的從來就不是真正的山裏人,而是那些沒做官卻想做官,身在民間卻想擠進廟堂的讀書人。
他們的典型特徵就是都有功名,或是舉人,或是秀才,但卻全部放棄科舉,雲集於兩都或九邊,通過各種方式想躋身廟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