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骨鐵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遼東上下都可以將他這個雜流舍人不當一回事,但卻誰也不敢怠慢,因爲這位魏舍人有直達天聽的權力。這個權力在遼東,只有四人有。一是遼東都指揮使李成梁,二是遼東巡撫李炳,三則是欽差正使楊鎬,四則是遼東巡按熊廷弼。
熊明遇沒有這個權力,他的直接負責對象是兵部尚書李化龍,而李化龍則是向內閣負責。
有這個區別在,魏良臣就敢空口白牙,大喇喇的威脅建州。但這不重要,重要的建州方面也好,熊明遇也好,他們不可能求證這件事的真假。
楊鎬曾爲援朝軍務經略,如今東山再起爲欽差正使,最盼之事便是能夠重新巡撫遼東,取得實權。在這個節骨眼,他不可能爲了六堡棄守一事和李成梁、和朝廷大部分官員發生爭歧,那樣的話很容易得罪對他復出一直抱有看法的官員們。
畢竟當年蔚山之役,他楊鎬犯的過錯足以殺頭。這樁黑歷史也是他最不願意被人翻出來的事情,以朝廷現在的黨爭形勢,不說他楊鎬本就是走了貴妃娘娘的路子才得以復出,就算不是,老老實實低調做人也就罷了,真跳起來搞事定會被無數彈章淹沒。到時,就算皇帝保他,他自個都沒法厚着臉皮再做官。
當下這個時代,風潮不但可以斷絕一個人的前途徑,更可以殺人。
翻出六堡,無疑是正確的策略。在這個問題被拋出後,酒席可以說是不歡而散。
良臣回到建州安排的住處後,反覆考慮六堡的得失。
從現有情況來說,李成梁當初上書放棄寬甸六堡的原因是因爲六堡孤懸,易攻不易守,所以與其年年耗費重金打造六堡,不如棄守,將居民遷到邊內安置。這樣一來可以省下大量資金,二來也可以避免漢人通虜。
然而當年提議在寬甸設六堡的也是李成梁,只是當初他提議設六堡的原因卻是爲了進取,指稱設六堡可以有效牽制監視建州,通過移民加強當地駐守,數十年後,則大明又添數百里防線,一二重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