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骨鐵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通過自已的觀察,王公公認爲“拜託了”應當是維新官兵們口頭常用語,相當於帝國官員之間的常用的“勞請”二字。
作爲最早和皇帝親軍合作的內廷單位,兵仗局上下也在盡最大程度配合維新。
掌印太監王大拿、提督陸太監等人不僅積極配合維新官兵對可疑份子的抓捕,更是主動派出了126名由兵仗局夥者組成的“支援隊”,拿着庫裏塵封多年的兵器參加了對太液池一帶的警戒工作。
當然,兵仗局如此誠懇動作的背後,除了兵仗局和皇軍有着千絲萬縷的關係外,也源於兵仗局四年前在江南特區參與的江南製造總局項目。
該項目中的帝國軍隊武裝升級項目,是兵仗局非常感興趣的。按當時提督海事衙門給兵仗局出示的項目說明書估算,如果項目完全成功之後,兵仗局將從中獲利不下百萬兩,並且是長期、穩定的。
此項目也意味着兵仗局將來是完全能夠替換掉錦衣衛南鎮撫司、工部及兵部的一些兵器生產機構,成爲大明帝國的軍工重頭。
誠如魏公公在書信中對兵仗局掌印王大拿公公所言:“帝國的革新是必然的,帝國的發展也是必然的,那麼,與其讓外人蔘與,我們自已人爲什麼不先佔大頭呢?”
這個“自已人”顯然是指大家源於內廷一脈。
“這個世界,也應該輪到我們寺人大展身手了!”
人老心不老的王大拿公公想在退休前拿一筆鉅款回家,但又不想被司禮監那幫人清算,所以,王公公果斷的站在了皇軍一邊,也正是由他主持的兵仗局率先表態,方纔促成了十三衙門一體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