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如果採用齒輪傳動,齒輪材質就成了問題。鐵齒輪鑄造不易,木頭摩擦消耗太大,銅倒是合適,那樣的話,風車的造價就快趕上煉藥壺了,太貴,放在水壩也招人惦記……’
‘風車只是解決了動力問題。要想成功將水從低處抽到高出,倒是可以用風車帶動水桶,如同翻車,不過效率也太低了一些,水桶也太重。如果不同水桶,而是某些穿越小說中那樣,用風車帶動一個管道抽水,原理上倒是行得通,問題是採用什麼材料管道,如何保證密封……’
一大早,張潛就拿着炭筆,在書房內不停地寫寫畫畫。作爲一名文科考研狗,他初中時學的那點兒物理知識,已經差不多都還給老師了。因此,被一個簡單的風車抽水問題,搞得頭大如鬥。
幾度想要放棄,將風車提水排澇,改成更容易實現的單向水門。然而,想想荷蘭人在工業時代到來之前,就已經利用風車,硬生生從海平面下“抽”出來四分之一國土,他心中又好生不甘。於是乎,乾脆拿出考研的態度來,跟碳條和桑皮紙展開了“鬥爭”。
鬥爭的結果,極爲慘烈。
在“殺死”了整整七大卷兒長度高達十尺的桑皮紙,和十幾根削好的碳條之後,終於有一張非常抽象的草圖,呈現在了他眼前的桌案上。
只是具體細節慘不忍睹,如果用後世眼光去看,每一個部件,都畫得比例失調,嚴重走形。而部件的標識,也缺胳膊少腿兒。如果就這樣拿去給師大隔壁那所大學裏的機械系老師看,後者絕對會當場大叫三聲,吐血而死。
而西方一個“墨家大師”,墨菲曾經曰過:壞事這東西要麼不出現,要出現就成雙成對。費了足足兩個半時辰畫出了第一張草圖之後,張潛就開始頭疼零件的材料選擇問題。
此時,大唐的製造業水平領先全世界,長安城製造業水平更是天下無雙。然而,“領先”只是相對於這個時代,並且主要集中在兵器和天文儀器方面,而不是民用器具的製造。更沒有將這種“領先”,普及到全國。
張家莊距離長安城的外城牆,雖然還不到二十里路,但張家莊附近的能工巧匠們,卻已經不知道齒輪爲何物。至於蝸桿,錐齒輪之類的“高端”概念,大夥兒更是兩眼一抹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