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據說,在不考慮成本和產量的前提下,即便是純手工打造,也能將某一件機械產品堆到相當高的精度。
而張家莊的風車和機井聯合體,便是這類產品的明證!
在軍器監那些國寶級別的匠師加持下,這座主要部件爲熟鐵,精密部件則由青銅材質打造,只是在基座,外殼等無關緊要位置才使用了木材的“燒錢機器”,未等組裝完畢,就憑藉其古樸的造型和幾乎於完美零件配合,晃花了在場所有人的眼睛。
而當“燒錢機器”正式組裝完畢,由張潛親手抽掉了卡死風車扇葉的阻尼之後,其富有韻律感的轟鳴聲和強大的汲水能力,更令在場之人目眩神搖!
在西北風的吹動下,風車扇葉緩緩轉動。齒輪迅速將風力轉化成的動能,一級級加速傳遞,最後通過提拉式傳動杆,將機井的活塞,反覆提起下壓。活塞周圍的牛皮墊,迅速將水斗抽成了半真空。
渾濁的渠水在氣壓的驅動下,順着密封竹管源源不斷湧入位於堤壩上方的水斗,又源源不斷被排入一個固定的水槽,然後匯流成溪,直奔遠處的小河!
“成了!”因爲早就在腦海裏,不止一百遍設想過這套“風車機井組合體”正式運行時的情況,張潛感覺不到任何激動,只是粗粗看了半分鐘左右,就做出了最終判斷。
工作效率僅僅相當於二十一世紀在中國農村都被淘汰掉了的手搖式機井,遠不如電動水泵。而成本,即便以現在張潛的身家,想想也會感覺肉疼。
唯一的好處,就是這東西可以通過另外一個手柄,將堤壩內外的兩根竹管隨時切換。如此,澇的時候可以源源不斷地將渠水排入小河,旱的時候就可以將河水源源不斷地抽進水渠。
改進餘地還很大,比如說着青銅齒輪,如果大規模製造的話,完全可以採用精鐵鑄造後再打磨。而風車內部大多數結構性部件,用硬木來代替熟鐵,也不會影響到風車的效率。至於木材的使用壽命問題,完全可以通過定期檢修和更換的辦法來解決。否則,放眼整個京畿,捨得下如此血本製造此物的人家,恐怕不會超過三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