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振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撥開人羣,屈原艱難地擠進了內圍,方知是個百戲班在此駐演。不大的空地上,幾名清秀的女子正在配樂伴舞,吸引了所有人目光的,是正中一位綠衣女子。屈原凝神望去,正遇上她一個擰身,回首作態,霎那間瀑布般的長髮飄垂而下,窈窕身姿媚而不妖,俯仰之間竟是一派隨性自由之相,細品之下,卻又飽含深情,彷彿整顆心都寄託在那詞與樂之中了。
更與一般舞者不同的是,這女子未着戲服,只一身尋常布衣,裁得飄逸,洗得淨白,周身結掛上幾條蘭草,平添了幾分山野間的靈性。屈原看得心動,越發想看清那女子的容顏,只是那一段細瘦白皙的手腕掛着一串五行珠,一直在上下舞動;待等到兩手終於拿開,顯露出來的,卻是一張小巧精緻的巫戲面具。
屈原興致更濃,索性站定。這曲調舞姿間的深深情致,不僅把《橘頌》詩中的情味詮釋得淋漓盡致,還分明多了些原作所沒有的味道。屈原就這麼癡癡地看着,如墜夢中,竟早已把祭禮的事情拋在了腦後。
“……願歲並謝,與長友兮。淑離不淫,梗其有理兮。年歲雖少,可師長兮。行比伯夷,置以爲像兮。”
女子一個伶俐窈窕的擰腰定住,一曲舞罷,圍觀衆人嘩地叫好,屈原才如夢初醒。只見那女子微微一欠身,聲若銀鈴道:
“各位鄉鄰父老,百戲班這次來郢都,感謝各位的捧場。今天是端午節,我們姐妹特意做了些吉祥香囊,除災辟邪,保佑平安。還請大家笑納!”
話音未落,只見她把衣袖一甩,一個漂亮的翻轉,便從身後撈起一隻木碗。同時,方纔領頭伴舞的那位女孩捧起一隻竹籃,百戲班的其他人跟在身後,笑着向圍觀衆人走去。
“除災辟邪、歲歲平安嘍。”百戲班的演員們喊着。人羣中陸續有人掏錢放進木碗,女子則將籃子裏的香囊撿出,雙手遞送給對方。當那張面具飄飄然移到屈原面前時,他瞬間被一股異香所裹卷,猛吸一口,心曠神怡,正是吸引他一路來此的味道。屈原不禁閉上了眼睛。
“公子!”
是那女子的聲音。屈原一下子回過神,趕緊從懷中掏出錢來,伸出手要放,卻忽又懸在了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