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振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九折臂而成醫兮。
——《九章·惜誦》
讓師甲聞之色變的瘴氣,確實曾如洪水猛獸,是後世關於南方風土最持久、最恐怖的記載。“瘴”字本作“障”,意爲橫亙在北方人面前的障礙。對當時的北人來說,“南方,陽氣之所積,暑溼居之,其人修形兌上,大口決眥,竅通於耳,血脈屬焉,赤色主心,早壯而夭”。後世有賈誼被貶謫長沙,卻是懷着必死的憂慮道:“賈生既以適居長沙,長沙卑溼,自以爲壽不得長。”
這自然也是早期中原對南方的誤解,瘴氣、巫術,使得南方成爲一片卑溼鬼魅之地。其實瘴氣不神祕,不過那時南方多是森林溼地,每逢暑熱再遇動物腐屍,往往就產生不潔之氣,楚國多山多水,尤其常見,只是古時消息閉塞,記載且少,因此多難辨症。
屈原確定是瘴氣,已有幾分底氣,又連夜查出破瘴氣之毒需青蒿煎水,於是曙色未明即向莫愁家趕去。
此時盧乙正是冷熱交替,一會兒大汗淋漓,一會兒寒戰不止,莫愁垂淚守在榻邊。突然屈原從天而降道:“伯父,莫愁,我找到方法了!”
莫愁和盧茂驚得站起,齊齊看向屈原。
“是瘴氣!”屈原眼神熠熠,“乙兒近日有沒有接觸死物?”
“還真有!”盧茂急急道,“前日後院無端出現一堆野兔屍體,是乙兒去清理的。”
“那便對了,瘴氣由溼熱天氣的腐屍而生,病患多冷熱交替,輕則頭目昏沉、嘔吐泄瀉,重則神昏語譫、遍生瘡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