槍手1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與張仲武不同,張仲文雖然說也稍通武藝,但更多的卻是屬於士人的圈子,豪門世家培養子弟,總是文武分途,有張有馳,和平時節,自然是文臣當道,但亂世之時,卻是拳頭說話了。相比較於張仲武的豪爽大氣,囂張跋扈,張仲文就顯得木訥多了。在盧龍,張仲文雖然是兄長,卻幾乎被張仲武巨大的身影給完全地遮擋住了,世人幾乎只知張仲武,不知張仲文。
但這並不能說明張仲文就是一個平凡之輩,相反,像公孫長明這種深悉盧龍底細的人物,對於張仲文的重視,絕不在張仲武之下。
在盧龍,張仲武負責開疆拓土,張仲文則負責看管後院,紮緊籬笆,盧龍如今被經營的如同鐵桶一般,成爲了張氏的後花園,朝廷別說插不進手去,便是想一窺究竟也難上加難,這可不僅僅是靠武力就能做到的。
張仲文雖說是文人,但手上染的血,不一定就比張仲武少了。
用公孫長明評價張仲文的話來說,就是此人,人狠話不多,典型的面善心黑的傢伙。
當然,這只是公孫長明評價張仲文治政的方式,並不是對於此人私德的攻擊,實際上比起張仲武在個人私生活上的毫無節制,張仲文卻是極有原則的一個人,個人私德在公孫長明看來毫無指摘之處。
同是文人,在公孫長明與盧龍的蜜月期間,兩人相交莫逆。論起交情來,遠非張仲武可比。張仲武單純地把公孫長明看作一個謀主,而公孫長明彼時也只是將張仲武當成一把收割契丹人的刀子,如此而已。
但張仲文,公孫長明倒可以稱他爲朋友。
當然,這個朋友最後在追殺他的時候,可是不遺餘力的。張仲武對於公孫長明的逃亡是無所謂,一個瘦小乾巴的老頭他並不看在眼裏,但張仲文卻深悉公孫長明的破壞性,一路追殺之下,最後連當時的莫州刺史以及朝廷派駐在盧龍的觀察使也藉機殺掉了。
這也是張仲文清理朝廷在盧龍的勢力的最後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