槍手1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過了孟津關,李澤便算是真正的雙腳踏上了洛陽的土地了。
洛陽,從廣義上來說,甚至可以當成中華文明的發源地,在相當長的時期之內,在中國的歷史之上一直扮演着極其重要的角色。雖然後來因爲經濟重心的南移,使得洛陽的地位日益下降,但這並不妨礙其在歷史中的重要性。
洛陽位於洛水、伊水交匯處的洛陽盆地,四周被山地圍繞,北臨氓山、黃河,西臨崤山、熊耳山,東臨嵩山,南臨外方山,山河衆多,從地理位置上而言,對洛陽有着一定程度的保護作用。
雖然山脈衆多,但利用河流以及山河之間的平原,洛陽的位置卻又算得上是四通八達,經過崤山向西可以抵達關中平原,向東可以聯通開封,渡過黃河向北可以抵達黃土高原,向東北則可以抵達華北平原,向南可以抵達南陽平原,江漢平原。
地理位置的優越性,決定了洛陽自漢朝以來,一直便是重要的城市節點,人口龐大,李澤來到的這個時代,雖然沒有了叱吒風雲的中國第一任女皇帝武則天,洛陽也沒有了神都的稱呼,但其在大唐的重要性,並沒有絲毫的降低。
其仍然是隋唐大運河的樞紐地區,自隋唐以來,朝廷便在這裏修建了無數的大型糧倉,向東連接着淮海一帶重要的糧食產區,向西則連接着長安。
四通八達體現着洛陽重要的地位位置,但也代表着一旦有戰事,這個地方,也便是四戰之地,而由於洛陽的富有,也使得任何一個想要有所作爲的勢力,無不把將打下洛陽作爲自己的一個重要任務。在這樣的一個局面之下,縱然洛陽周邊北有孟津關,西有函谷關,東有虎牢關,南有廣成關,另外還有軒轅關,大谷關等一系列重要關卡,卻仍然不能避免一次次地被敵對勢力攻破,一次次地遭受着摧殘。
十五年前的農民大暴動,洛陽就曾被攻破,遭受到了史無前例的大破壞。而福王李忻也就是在那一次浩劫之後成爲東都防禦使,率領五萬神策軍駐守東都的。
想要拿下長安,必然先取洛陽,這幾乎是現在所有有志於天下的那些節鎮們的共識。雖然現在洛陽仍然牢牢地控制在朝廷手中,但這裏也成了多方勢力交織,糾纏的一箇中心。無數的勢力,都想在洛陽插上一腳,安插一些自己的人手。
像這一次阻截李澤求援信的官員,便屬於宣武節度使朱溫的麾下。東都防禦使麾下如此重要的位置也被人所策反,使得李澤不得不擔心這裏的安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