槍手1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與過往所有的戰爭模式一樣,率先發動進攻的,永遠是那些被視爲消耗品的民夫。發起衝鋒的他們,甚至連一件像樣的武器都沒有,很多人,還都是拿着木棍之類的玩意兒。吐蕃軍也沒有指望他們就能攻下眼前的縣城,而是要利用這些人去清除攻城的障礙以及消耗城上的防守物資。
丁青只是一個小縣城,不管他們準備的如何充分,儲備的軍用物資都是有限的。射出一支箭殺傷了一個民夫,那麼就少了一支箭射殺一名精銳武士的可能性。
就眼前看到的,丁青縣的防守,還是中規中矩的,不過是在城牆的前方,用石頭,土堆,鹿角,拒馬等爲障礙,在地上灑了一些鐵蒺藜,靠近城牆的幾十米處,挖掘了一些壕溝而已。
民夫的作用,就是將這些障礙清除,然後將壕溝填平。
急如風暴如雨的鼓點之聲,摧促着民夫向前奔跑,在他們的中間,一些小部落的吐蕃武士則縱馬來去,不停地喝斥着畏縮的民夫向前,但凡稍有遲疑,便是重重的一鞭子抽下來。
說起來,這些小部落的吐蕃武士也不過是高級一點的犧牲品而已。如果民夫取得了但凡一點點突破,接下來他們就要衝上去了。而在這個時候的攻擊,往往也就是傷亡最大的時候。但處在食物鏈底部的這些小部落的武士,與民夫一樣,也是無從選擇,只有服從,用性命相搏從而爲部落爭取到稍好一點的待遇和福利之外。
無法躲避,無法後退,光禿禿的開闊地,完全處在對方的攻擊範圍之內,民夫們只能拼命地加快速度向前奔跑,希望能在最短的時間裏,扛起一個什麼障礙啥的,然後再往回跑。這樣,便可以爲自己爭取到更多的存活的時間。
向前跑,要快。
向後跑,自然就要慢一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