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本以爲不用多久郭鵬就會受不了尷尬的氣氛而走人,結果他一待就待了一年,而且不僅沒有走人,現在蔡邕居然要十三歲的郭鵬加入校訂團隊。
這讓儒生們十分不滿,開始發難。
當然他們也不好意思就郭鵬的出身問題發難,而是說他年紀太小,不配,要蔡邕收回成命。
蔡邕聽聞,就讓郭鵬接受他們的問責,展現自己的實力,郭鵬全力應對,一一回答他們的詢問,有些地方雖然答的不太好,但是也是因爲沒有受到系統教育的原因,無可指責。
儒生們啞口無言,沒什麼好問的了,再問的深入一點,有以大欺小之嫌,他們要臉。
於是楊彪和馬日磾也終於意識到郭鵬的記憶力非常好,思維也相當敏捷,對經學的瞭解水平在這個年紀實屬上乘。
之後,蔡邕十分高興,出示了郭鵬寫就的五言詩,說年齡大小雖然值得在意,但並不是決定性因素,有志向的話,小小年紀一樣可以心懷天下。
讀了《十五從軍徵》之後,團隊內的儒生對郭鵬的加入再也沒有什麼反對的意見,在楊彪和馬日磾保持沉默的情況下,郭鵬得以正式加入石經項目的校訂團隊。
藉此,郭鵬還獲得了更多便宜行事的權利,得以在整個東觀自由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