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開懷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這些日子,宋熾日日過來爲她奏曲,香椽索性不將琴收起了。
說起來,她已經有好些天不碰琴了。初妍不覺技癢,從小荷包中找出一塊散香,點燃,放入琴案一角的蓮紋戟耳銅香爐。又用帕子拭了拭手,在琴案前坐下。
手按琴絃,玉指輕挑,試了幾個音後,一曲《清心曲》流暢而出,同樣的曲子,在她指下與宋熾所奏截然不同,曲聲平和溫柔,寧靜悠遠,如江南小鎮的黃昏,小橋流水,黑瓦白牆,靜謐悠然。
一曲畢,她心中漸漸安寧,十指未停,曲調一轉,漸漸婉轉哀悽,蒼茫悲涼,赫然是傳說中蔡文姬所作《胡笳十八拍》。
蔡文姬乃東漢末年大儒蔡邕之女,博學多才,精通音律,卻身世不幸,在漢末那一場大亂中被匈奴所擄,流落他鄉,難歸故土。直到十二年後,方被父親故友,漢大丞相曹操遣人以黃金千兩,白璧一雙將她贖回。
《胡笳十八拍》之曲便是寄託了蔡文姬思念故土之情,骨肉分離之痛。正如唐代李頎《聽董大彈胡笳聲兼寄語弄房給事》詩中所云:“蔡女昔造胡笳聲,一彈一十有八拍,胡人落淚沾邊草,漢使斷腸對客歸。”
初妍彈此曲卻是有感而發,她雖不像蔡文姬般不幸,有家歸不得的痛楚一般無二。
可惜她前世自從入宮,衛昀聽不得哀傷之曲,手早就生了,連譜子都已記得模糊。
“這裏應該是商調。”熟悉的清潤聲音響起,初妍訝然抬頭,看到宋熾站在書房門口,將手中的傘遞給香椽。
雨不大,卻又細又密,他肩頭洇溼了一大片,半邊烏髮染上了水汽,溼漉漉地搭在頰邊,不見素日的飄然出塵,帶上了幾分人間煙火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