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獵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一個南宋忠臣奉張世傑的命令,去日本求援兵。日本鎌倉幕府沒有答應出兵,只送了一批軍需物資。從文中所列數量看,這批軍需物資並不多,只能武裝幾千人的軍隊。
但對於當時已退守南海,軍需斷絕的宋軍來說,無疑是一次寶貴的補給。可惜軍需還沒送到,崖山已經大敗,宋朝徹底滅亡,軍需也無處可送了。
所以此人只能將物資埋在一個島上。但接着連遭颶風,海盜和內訌,上千人只剩下幾個人。上陸後又遇到元軍,最後只有他一個人逃出來,死前見到張世傑的一支舊部,於是留下“軍需圖”相贈。
那麼所謂的“寶木部”就是宋軍舊部了。寶蓋頭加一個木子,不就是“宋”字嗎?
至於“軍需圖”如何被柳家人知道,就不得而知了。可惜“寶木部”得到軍需圖,卻又陰差陽錯落到李洛手裏。想到此人爲國奔波,顛沛流離,九死一生的遭遇,兩人不由很是同情敬佩。
兩人翻過軍需圖,看見上面是一副簡陋的畫,畫着一個海島,上面有兩根並立的石峯。邊上只有一行字註釋:“距浙東沿海百餘里,有無名小島,大若一村,一對石峯並立西岸,藏之二峯之間。”
李洛皺眉:“浙海領域的小島很多啊,起碼有上百個,說的這麼模糊怎麼找?”
崔秀寧沒有回答,而是專心致志的揣摩圖,口中喃喃道:“這地方,好像有點印象……”
李洛不敢打斷她的思路。在地圖學上,崔秀寧肯定比他強。優秀的刑警會了解地圖地理,便於佈置追緝。
“我繪製過中國沿海的海島分佈圖,因爲很多犯罪分子都會往島上逃。浙海的島雖然很多,但大概分佈我都有點印象。我也看過沿海島嶼的高清地貌圖,這個小島我肯定瀏覽過,可卻想不來名字。”崔秀寧擰着眉頭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