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斯卡爾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哈洛威的飛船大約才走到回家的半路上,信息面板就示警說他家被闖入了,緊急警報系統的動作感應警報激活了。
“糟糕。”哈洛威說。他揮手把飛船打到自動駕駛擋,飛船傾斜了一下,獲取從哈洛威家發出的信號以確定路線。路上幾乎沒有其他飛船——哈洛威勘探的地點處於橫跨大陸的森林深處,遠離所有人口稠密的中心,也遠離所有人類——因此路線幾乎是從樹頂山尖上方通向他家的一條直線。自動駕駛啓動,哈洛威拿起信息板,點開保安監視攝像影像。
鏡頭裏什麼也沒有。哈洛威把鏡頭裝在工作臺上,基本上當帽架用。他家的情況,還有闖入的人都被一頂髒兮兮的平頂帽子擋住了,那帽子是他在杜克法學院第二年那會兒爲了好玩才戴的。
“蠢帽子。”哈洛威罵道。他打開安保監視攝像的收音,把耳朵貼在信息板的擴音上,走運的話,侵入者也許會說話。
不走運。沒人說話,而他能聽到的那一點兒別的什麼聲音也被飛船的引擎和呼呼吹進敞開機艙的風聲蓋過了。
哈洛威把信息板卡回到支架上,低頭看向他的飛船指示面板。飛船正以八十公里每小時的速度平緩前進,在林子裏這速度才安全,不然鳥兒們可能會從樹上驚起,撞上飛船。哈洛威不用看GPS都知道離家還有二十公里;因爲從他的右方能看到伊莎貝爾山。山的東坡已經完全禿了,山前面四公里都圍上了柵欄,地表植被也被挖走了,扎拉集團挖的,美其名曰“智能開採”——其實還是開採,不過表面承諾最小化污染以及開採結束後恢復該地區的初始環境。
扎拉集團剛開始挖伊莎貝爾山的時候,哈洛威也漫不經心地想過,扎拉集團把好東西都開採殆盡了,這片區域還怎麼恢復到初始環境,但當時他真正關心的不是這件事。最初勘測伊莎貝爾山的是他,他最先發現的一小塊太陽石礦層在幾周內就被挖空了,但山裏還蘊藏着豐富的無煙煤資源,較爲珍稀的硬木樹從山頂一直延綿到山腳的河邊。他得到一筆不菲的收入,礦產價值的0.25%,就沒再管了。
照哈洛威的謹慎眼光看,再有一兩年,伊莎貝爾山就只剩下大土堆了。到那時候,扎拉集團會派飛機來運走設備,丟下一羣驚慌的暑期實習生,一個個急急忙忙把硬木樹種子亂撒一地——這就算“恢復當地的初始環境”了——同時祈禱圍着開挖區域的柵欄夠結實,能撐到他們把種子撒完。
柵欄通常能撐住。今時今日已經很少有實習生被扎拉速龍喫掉了,但恐懼的激勵效果真心不壞。
信息板裏傳來一聲巨響,闖入哈洛威家裏的那傢伙打碎了什麼東西。哈洛威罵了一句,按下關閉飛船罩的按鈕,加大噴射馬力。這樣的話,五分鐘就能到家了,樹梢上的鳥兒們就自求多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