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告別康普隆 (第4/24頁)
艾薩克·阿西莫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是的。”裴洛拉特答道。
“那麼可否請你跟議員先生解釋一下?我想他比較容易相信你。”
於是裴洛拉特說:“你可知道,葛蘭,在帝國末期,所謂的‘起源尋找’曾經風靡一時,許多人把它當作一種消遣,也許是爲了逃避令人不快的現實。當時帝國已漸漸土崩瓦解,這你是知道的。
“李維星的一位歷史學家韓波・亞瑞夫,就想到了一個間接的方法。他的依據是,不論起源行星是哪一顆,一定會先在附近的行星建立殖民世界。一般說來,一個世界距離那個原點愈遠,殖民者抵達的時間就愈晚。
“那麼,假使將銀河所有住人行星的創建日期整理出來,然後以仟年爲單位,把歷史同樣久遠的行星連成網絡。比如說,具有一萬年曆史的行星構成一個網絡,具有一萬兩千年曆史的行星構成另一個網絡,具有一萬五千年曆史的行星又構成另一個網絡。理論上來說,每個網絡都會近似一個球面,而且差不多是同心球。較古老的行星所構成的網絡,半徑應該小於較年輕的行星網絡。如果把每個網絡的球心都找出來,它們在太空中的分佈範圍應該相當小,而那個範圍就應該包含起源行星——地球。”
裴洛拉特用握成杯狀的雙手畫出一個個球面,臉上的表情非常認真。“你明白我的意思嗎,葛蘭?”
崔維茲點了點頭。“明白,但我猜沒有成功。”
“理論上應該辦得到,老夥伴。麻煩的是創建年代都不正確,每個世界多少都會將本身的歷史誇大拉長,可是除了傳說,又沒有其他簡單的方法能夠斷定歷史的長短。”
寶綺思說:“古老樹木中的碳十四衰變。”
“當然可以,親愛的,”裴洛拉特說,“但你必須得到那些世界的合作纔行。事實上從來沒有人願意那麼做,每個世界都不希望誇大的歷史遭到推翻。帝國當時又不能爲了這麼小的事,強行壓制各地的反對聲浪,它有更重要的事需要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