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霸唱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我們沿河道而行,見這條爲修建王墓開鑿的水路規模不凡。原以爲獻王是從古滇國中分離出來的一代草頭天子,他的陵墓規模也不會太大,但是僅從穿山而過的運河來看,這位擅長巫毒痋術的獻王,當真是權勢熏天,勢力絕對小不了,那座修在“水龍暈”中的王墓規模,也應該遠遠超乎我們的想象。
在漆黑的山洞中越走越深,又步行了將近一個小時的路程,河道邊突然出現了一段坍塌,碎石一踩便紛紛滑進水中,根本不能立足,看來這條路無法再繼續前進了。
只得找到另一個山洞,從中穿過,走不多時,便聽山壁對面水聲隆隆,但是明明聽見水流聲響,卻是無路可繞,我們便舉了狼眼,四下裏尋路,這地方是山體中的天然溶岩地貌,大塊的山岩上有很多大大小小的窟窿。
好不容易找到一個能容一人鑽過去的石孔,便用登山繩把揹包拖在身後,按順序鑽了過去,終於見到了山中的一個巨大瀑布。我們從石窟中鑽出來的位置,正好在瀑布下方,另有一條水流,從對面匯進瀑布下的河道,順着水流方向看去,遠遠的有些光亮,好像出口就在那邊。
Shirley 楊對我說:“這條匯進瀑布的水系,大概纔是當地人採石過程中發現的水路,看這附近的河牀地貌,不會超過幾十年。否則有這條水路,修獻王墓時也不用在遮龍山中加工運河了。”
我對Shirley 楊說道:“此類地貌就是常年被水沖刷形成的,我以前做工程兵的時候,多少了解一些,像這樣的地方,整個山底下早都被瀾滄江的無數條支流衝成篩子了,有些地方積水深度甚至超過數百米。河水在山洞中改道是常有的事,反正是越流越低,把岩石衝倒了一塊,就多出來一條支流,照這麼下去,這座遮龍山早晚得塌。”
三人邊說邊行,尋着那片有光亮的地方走過去,半路看到高處山壁上有些巖洞,排列得頗爲有序,很像是人工開鑿的,山壁下方有明顯的石階,地面上不時可以見到一具具朽爛的人類枯骨,還有些兵器鎧甲,都已經爛得不成樣子。
這裏的場景非常符合先前在彩雲客棧中老闆娘的描述,應該是當年的一些亂民以此爲據點對抗官軍。由於物品在潮溼的環境中難以保存,幾乎都已經腐朽不堪,也不太容易辨認究竟是哪朝哪代的,看那些屍骨腐爛的程度,還有兵器盔甲的造型,只能判斷有可能是清初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