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龍虎山得道 (第4/4頁)
天下霸唱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殿中多年不見人跡,卻是一塵不染,道童只將手中的“落寶金錢”一晃,便聽得“咕”的一聲響,躍出一隻三條腿的小金蛤蟆。這蠢物生來貪心,見到“落寶金錢”眼都直了,道童手中的金錢往東它不往西。眼見釣上了金蟾,只要帶下山去放進一個匣子之內,從此匣中金銀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道童心中大喜,正想帶金蟾下山,一抬頭瞧見石壁上密密麻麻鑿刻了許多文字,心中“咯噔”一下。師父死前說過,龍虎山五雷殿中的天書一眼也不能看。可石壁上的天書近在眼前,好不容易來到殿中,這是何等的機緣,只看一眼又有何妨?這個念頭一起,登時好似百爪撓心,再也降壓不住,借燭光往壁上觀瞧,他不瞧則可,一瞧進去,便如癡如醉,兩隻眼再也移不開了,直到蠟燭燒盡,燙得他一縮手,才發覺天光已然大亮,想不到看了整整一宿,要問這一宿看了多少?兩行半!
咱們說兩行半可不少了,換個沒慧根的人,一個字也認不得,想當初這一頁天書傳到世上,姜子牙看過三行,開周八百年;張良張子房看過兩行,立漢四百載。這個道童看了兩行半,不敢說比得了姜太公,比張子房那是綽綽有餘。正當他得意忘形之際,忽然想起師父說他命淺福薄,擔不住五行大道,有了道術也不能用,不用還好,用了一準兒倒黴,輕則折胳膊斷腿,重則送了性命,既然如此,真不如帶上金蟾下山,享受一世榮華富貴。這會兒纔想起自己上龍虎山五雷殿來幹什麼,可再低頭一看,三條腿的金蟾和“落寶金錢”都不見了。
道童捶胸頓足、追悔莫及,不該不聽師父的話,貪戀道術放跑了金蟾,錯失了這一場大富貴,當真連腸子都悔青了。又怕驚動了巡山的神將,也不敢再打天書的主意,只落得兩手空空,灰頭土臉地下了山。
咱們說的這個小道童正是崔老道,據說他放走的金蟾,下山借了一個人的肉身,此人正是憋寶的竇佔龍。此後的竇佔龍胯下一頭黑驢,走南闖北四處憋寶,腰間掛着一枚“落寶金錢”,片刻不曾離身。他一輩子躲過九死十三災,皆因貪戀俗世榮華,不肯再回龍虎山。
崔老道本名崔道成,擅長降妖捉怪,不過這一身的本領從不敢用,常年喫苦受窮,乃天津衛四大奇人之首;二一位是目識百寶的竇佔龍;三一位是水上公安屢破奇案的河神郭得友;還有一位火神廟派出所的所長飛毛腿劉橫順,性如烈火、疾惡如仇,憑一雙快腿追兇拿賊,民間都說這是火神爺下界,腳底下有風火輪,否則跑不了這麼快。這四位中的任何一位,拎出來都夠說一部大書,包括《河神郭得友》《火神劉橫順》《崔老道捉妖》《竇佔龍憋寶》,這一整套書合稱《四神鬥三妖》。咱們今天說的是《崔老道捉妖:夜闖董妃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