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我不敢多想,又或者我寧可相信這件事本身與我毫無關係,這只是多爾袞爲了立功而勇於自薦,只是……如此簡單而已!
因多爾袞一行需經宣府、大同邊境,皇太極猜度着大明必會調派寧錦官兵前往支援,於是先行派多鐸率兵入寧錦阻擾。沒多久,多鐸奏報大軍於錦州、松山城外殲明兵五百人,殺大明副將劉應選。
三月底,多爾袞的西征軍亦有消息傳報回盛京,稱大軍抵達西喇珠爾格,找到了察哈爾囊囊福晉,囊囊福晉率其部將共一千五百戶表示願意投靠大金。
少時又有消息傳回,已從囊囊福晉處得知多羅福晉及額哲母子在托里圖,正欲尋去,又恐額哲不願投降,於是奏請將多羅福晉之弟、德爾格勒之子三等梅勒章京南楮派遣至托里圖勸降。
皇太極當即允奏。
事情果然進行的十分順利,四月二十,大軍橫渡黃河,抵達托里圖。在南楮的勸解下,蘇泰母子很快便表示願意投降皇太極。皇太極看過多爾袞等人傳回的奏報,並無驚喜外露,似乎這一切早在他預料之中。
事實也確實如此,即使沒有南楮之功,以現如今蘇泰母子的處境而言,也早已逼得他們無路可選。
自林丹故世後,遊牧在河套地區的鄂爾多斯捷足先登,以同是達延汗的後裔爲由,向額哲施加壓力。無力抗衡的額哲,只能按照對方提出的條件盟誓,聽任對方劫去人口牲畜。多爾袞、豪格、嶽託、薩哈廉四人率領軍隊前往招撫額哲母子時,鄂爾多斯在金軍大兵壓境的情況下,才被迫交出剛剛到手的察哈爾部衆及其財產。
降與不降,早已不是稚弱的蘇泰母子能夠選擇的了。
我所擔心的不是額哲到底降還是不降,而是……蘇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