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霸唱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3
我說那可不是盜洞,盜墓賊挖的才叫盜洞,用行話說這叫“窯口”。墓室俗稱土窯兒,窯口是造陵的人,暗中開鑿的活路。秦王玄宮如此規模,鑿陵的民夫也不會少。有經驗的老陵匠會提前挖一條暗道,以免被活埋滅口,幾千年來,莫不如此。陵匠偷鑿的暗道稱爲“窯口”,不過很難找到。因爲“窯口”會破壞風水格局,並無規律可言,怎麼隱祕怎麼來,在地宮上打洞,乃陵寢龍脈之大忌,一旦讓人逮住,那可是株連九族的罪過。估計墓主下葬之際,將若干陵匠被活埋在了配殿。其中一個或幾個陵匠之前留了暗道,逃命之時,又順手鑿開後室墓頂,下來刮掉殉葬土俑的臉,爲的是報復墓主,然後才從窯口出去,當時陪葬的宮女已經吊死了。陵匠並未開棺取寶也不奇怪,王法當前,沒人敢拿當朝的陪葬品出去換錢。通常是隱姓埋名,等到改朝換代的年頭,再按原路進入玄宮,盜取棺中明器。逃出去之後,或許落在官府手上腦袋搬了家,或許怎麼樣,我無從知曉,反正再沒下來過。
陵匠暗中鑿穿的通道,大多比較狹窄,也不堅固,又過了那麼多年,出不出得去可不好說。我正在想該走哪條路,胖子已經和大金牙去開棺了。他們二人憋足了力氣,前腿弓後腿繃,擺出跨虎登山的架勢,使勁將槨蓋推向一旁。金絲龍鱗的楠木槨板,其堅似鐵,各人使出全力,肩頂手推,纔將槨蓋緩緩移開,但聽一聲怪響,棺中湧出一股子黑氣,在陰森的寶殿中瀰漫開來。黑氣讓火光照到,由黑轉黃,又由黃轉白,如羅網化開,哧哧有聲,讓這道黑氣一衝,殿頂塵土紛紛落下。
我手中的火把碰到濃霧,旋即滅掉。角落處的蠟燭閃了幾閃,燭火僅有黃豆粒大小,滅而復明,轉眼又滅了,升起一縷煙。
大金牙自己給自己壯膽:“不打緊,鬼吹的纔是鬼吹燈,不是鬼吹的有什麼好怕?”
我心說:“大金牙你倒真會找藉口,棺槨中颳起一陣陰風,滅了燭光,是沒見有鬼出來,但要說燈燭滅了,或者滅而復明,可都不是好兆頭,必須對墓主人下拜,再打原路倒退而出。不過走到這一步,即使前邊是鍋滾油,我們也得閉眼往下跳了!雖然說倒鬥摸金之時蠟燭滅掉,必定會有變故,可是我和胖子不在乎凶神惡煞,玄宮中有這麼多活殉的童男女,可見秦王殘忍貪婪,不掏它一個棺底朝天,對不起祖師爺傳下的摸金符!”隨即定了定神,掏出手電筒,光束照向棺槨,槨板當中是梓宮,上覆十二條織金蛟龍的棺罩,內棺是一整塊水晶。帝后合葬的棺材叫梓宮,秦王不是皇上,但棺槨與梓宮完全按大行皇帝的規格佈置。
正殿之中黑氣瀰漫,有股子惡臭,嗆得人喘不上氣,手電筒的光亮根本不夠,火把又滅了。我想起龍缸中還有燈油,俗傳墓室中的長明燈點不得,否則開棺取寶之時,會被墓主見到你的臉,我從來不信這個說法,掏出火柴點上鎏金宮燈,槨室中亮得多了。三個人退到蓮臺下等了半晌,墓室中並無異狀,這才上前抬起槨蓋,搖搖晃晃挪到旁邊,豎在棺槨一側。秦王玄宮的大殿,雖是沉寂無聲,可塵土封積,五爪金龍懸於頭頂,形成了一種無形的威懾,讓人覺得背後冷颼颼的,身上生出一層雞皮疙瘩。
胖子揭去兩層長出黑斑的棺罩,又打梓宮內棺,但見秦王身穿十幾層袞龍錦袍,仰面躺在梓宮正中,頭頂朝天冠,豬腰子似的一張大臉,周圍放置一件件光彩奪目的稀世珍寶,珊瑚寶樹、鎏金佛龕、明珠拱璧,各色金銀玉器,在織錦龍蓋襯托下,閃爍着燦燦熒光。出人意料的是,糉子兩邊各有一個陪王伴駕的妃子,全是玉美人,全身裝裹,纏繡龍鳳圖案,鳳冠上綴滿了珍珠,手電筒光束照上去,臉上泛出一抹綠光。
大金牙也沒想到,棺槨中竟是一個肉身、兩個玉人,當真罕見。我們屏住呼吸,一件一件打量那些明器,直看得眼花繚亂。梓宮中的屍首全套裝裹,覆以一條金錢穿綴成的往生錦蓋,正中錦繡團龍,周圍是海水和蝙蝠圖案,那叫“福海無邊”,配上萬字不到頭八寶吉祥徽,輪羅傘蓋之間,鑲嵌貓眼兒祖母綠各種寶石,又飾以明珠,象徵日月星辰,上千枚方孔金錢上皆有“消災延壽”四字。錦蓋兩旁塞了十來個金元寶,五兩五一個,全是成色十足的滇金。秦王身上掛了一個寶匣,也用黃綾裹了,旁邊有念珠、寶劍、玉如意、瑪瑙杯、水晶瓶、赤金白銀、斑點玳瑁、犀牛頭上角、大象口中牙。諸多珍寶,不可一一細數,有很多東西別說我們見過,連聽也沒聽過。按明史記載,珠取於海、金取於滇、錦取於吳,絕不比呈給朝廷的貢品遜色。秦王梓宮擺滿了陪葬品,各種珍寶數以百計,放出奇光異彩,晃人二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