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景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事件的討論升溫,涉及人工智能的法律權利和人格權利,進而涉及對人工智能行爲動機的判斷,這裏面多少都摻雜了某些主觀臆測的成分,也有很多私人利益摻入,不一而足。人們幾乎已經開始爲了陳達未來應該判定的刑罰類型而大肆爭吵。
令青城有點意外的是,第一個推波助瀾的,竟然並非德爾斐公司一貫的最大競爭對手斯蘭公司,而是德爾斐一直的戰略合作伙伴龐德洛蒂公司。德爾斐公司專長是製造算法和整體調試,它最緊密的合作伙伴就是製造AI身體部件的龐德洛蒂公司。龐德洛蒂公司幾乎是在新聞剛開始傳播的水花上就站出來,聲明自己和德爾斐公司的合作伙伴關係近一年已結束,理由是當初就認爲德爾斐公司的算法有潛在風險。想想也自然,生意場上哪有永恆的夥伴,要緊的是不讓此次危機事件連累到自己。
接下來,就是意料之中的波瀾。“AI倫理控制協會”組織了三場大規模集會示威,一次是在網絡上,兩次是在現實中。“AI倫理控制協會”一向在社會邊緣活躍,不時發一些言論,雖然無法與家用人工智能商業化抗衡,但由一兩個明星人物做代言,也時常吸引追隨者。這樣一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他們自然不會放過表現的可能性。他們比一般民衆高一個層次,從自我意識生成的角度論述人工智能反叛人類的必然性。
最後纔是斯蘭公司的爆料,作爲事件發酵的重磅一擊。斯蘭公司聲稱,作爲開發之父,林安自己都不再相信其公司產品的可靠性,近幾年一直研究全腦仿真。他們當然絕不肯承認人工智能技術整體有問題,但他們言之鑿鑿地表明德爾斐公司的產品有問題。證據就是林安近幾年低調匿名發表的一些有關人腦仿真的文章,其中有明顯的憂慮成分。
就在所有輿論和公衆關注焦點集中於如何給人工智能定罪的時候,事件突然有了一次360度的大轉折:德爾斐公司發起反擊,他們搶先提起訴訟,在檢方有足夠證據起訴陳達之前,就起訴林家的兒子林山水實施了對父親的謀殺。
按照法庭程序,案件被受理,德爾斐公司起訴林山水。
陳達
陳達仍然記得,當林草木第一次問他有關自殺的問題時,他心裏湧現的迷惑感覺。
他極少出現這種情況。對陳達來說,事物只有可解答、不可解答、部分解答等狀態,還從來沒有一個問題在他頭腦中呈現不出解答。他從人類的詞語庫中選擇了“迷惑”這個詞。那一瞬間,他知道他自己已經從人類身上又學到了東西。只有自己的學習功能又得到升級,纔有可能出現這種從前不存在的內部衝突。
那是一個尋常的下午,他像往常一樣,檢查了家中所有電器的工作狀態,對房間門口的擦鞋機提出了警示和程序更新之後,按時上樓,準備輔導林草木的升學測試。草木今年18歲,還有兩個月就要進行升學測試了。她顯示出焦慮狀態,皮質醇增高、腎上腺素不穩定、失眠、重複性默唸無意義的字詞片段,壓力檢驗結果升高了兩級。陳達後臺給出的診療建議首先是用藥物控制激素水平,然後再進行內容輔導。陳達暫時擱置了這個建議,準備與草木進行一兩次談話後再進行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