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利普·迪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
清晨,朱莉安娜·弗林克太太上街買食品。她沐浴着明媚的陽光,漫步在人行道上,手上抱着兩個棕色的食品袋。每經過一個商店,她都停下腳步,仔細觀看櫥窗裏的陳列品。她有的是時間。
雜貨店裏有什麼要買的嗎?她走了進去。柔道館的工作中午纔開始。今天的這段時間她沒事。她在櫃檯邊的凳子上坐下,放下食品袋,隨便翻翻各種雜誌。
她看到新一期的《生活》上刊登了一篇長文,題目是“歐洲電視:明日一瞥”。她覺得很有意思,翻到這篇文章。她看到一幅照片,是一個德國家庭在客廳裏看電視。文章說,每天白天,柏林有四小時的電視播放時間。將來某一天,歐洲所有大城市都會有電視臺。到1970年,紐約也會建一個電視臺。
這篇文章還附上了德國電氣工程師在紐約的工地現場,幫助當地工作人員處理問題的照片。很容易辨認出哪些是德國人。他們看上去幹淨健康,精力旺盛,充滿自信。而美國人呢——就是一些普通人,沒什麼與衆不同的。
可以看到一位德國工程師指着遠處的某個地方,而美國人正在努力看清他指的是哪裏。她想,德國人的視力一定比我們好。聽說在過去的二十多年裏,他們的營養一直比我們豐富。他們能看見別人看不見的東西。或許是因爲維生素A喫得多?
朱莉安娜想,通過一根小小的灰色玻璃管,不出家門,在客廳裏就能瞭解整個世界的情況,那將是什麼感覺?如果德國人能夠在地球和火星之間飛來飛去,他們也能讓電視迅速發展。相比於去火星漫遊,我更喜歡電視普及,那時就可以親眼看到明星鮑勃·霍普和杜蘭特長什麼樣。
或許這正是我們所需要的,她把雜誌放回架子上的時候這樣想到。但是德國人一點幽默感都沒有,他們要電視幹什麼?而且他們殺害了許多非常了不起的喜劇演員,就因爲他們是猶太人。事實上,他們殺害了娛樂行業的大部分演員。不知道爲什麼霍普在說了那麼多諷刺挖苦的話之後仍可以平安無事。當然,他是在加拿大做廣播節目的。那邊稍微自由一點。但是霍普的節目內容確實要冒很大的風險,比如他拿戈林開的那個玩笑……說戈林買了羅馬,把它拖到自己的避暑山莊,然後重新豎起來。他還說,戈林讓基督徒復活,這樣他的寵物獅子就有東西可以——
“小姐,你想買那本雜誌嗎?”經營這家雜貨店的枯瘦老頭喊道,一臉懷疑。
朱莉安娜歉疚地放下手裏的《讀者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