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人小說背後的故事 (第2/6頁)
艾薩克·阿西莫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沒想到幾個月後,弗雷德成爲兩家新雜誌的編輯,而他竟然在1940年3月25日買下了《小機》,並將它刊登於1940年9月號的《超級科幻小說》,不過題目改成了《奇異的玩伴》。(弗雷德有個可怕的惡習,就是喜歡亂改別人的題目,而且幾乎總是改得更糟。後來,這個故事在別處發表過許多次,一律使用我原來的題目。)
然而在那個時代,除非是將作品賣給坎貝爾,否則我無論如何都會感到遺憾。所以不久之後,我便試着創作另一個機器人短篇。不過,這回我先和坎貝爾討論了自己的構想,以確定本篇完成之後,他退稿的唯一原因就是寫得不夠好。然後,我才正式動筆寫出《理性》這個故事,大意是說一個機器人有了宗教信仰。
坎貝爾於1940年11月22日接受了這篇小說,並於次年四月刊登在他所主編的《驚奇》。這是我賣給他的第三個作品,但卻是他第一次照單全收,沒有要求我作任何修改。我因此感到十分得意,於是很快又寫了我的第三個機器人短篇,主角是個擁有讀心術的機器人,題目叫做《騙子!》。坎貝爾同樣爽快地接受了,將它刊登於1941年5月號,換句話說,連續兩期《驚奇》都有我的機器人小說。
但我並未打算就此停手,我心中有一系列的故事要寫。
還有一件更重要的事。1940年12月23日,當我和坎貝爾討論讀心機器人這個構想的時候,兩人不知不覺談起了規範機器人行爲的規則。在我看來,機器人應該是具有內設安全機制的工業產品,於是我們開始替這些安全機制設想白話的版本——這就是“機器人學三大法則”的前身。
後來,我在第四個機器人短篇《轉圈圈》中,首次寫出三大法則的確定內容,並在故事裏直接引用。這個短篇發表於1942年3月號的《驚奇》,其中“機器人學三大法則”在該刊第一百頁首次出現。我很重視這件事,因爲據我所知,這也是“機器人學”這個名詞在人類歷史上首度亮相。
在1940年代結束之前,我又賣了四個機器人短篇給《驚奇》,分別是《抓兔子》、《逃避》(坎貝爾改成了《矛盾的逃避》,因爲兩年前他刊登了一篇同樣叫做《逃避》的故事)、《證據》和《可避免的衝突》,分別發表於1944年2月號、1945年8月號、1946年9月號以及1950年6月號。
自1950年起,幾家大型出版機構(其中最有名的是雙日公司)開始出版精裝的科幻小說。1950年1月,雙日公司出版了我自己的第一本書——長篇科幻小說《蒼穹一粟》,與此同時,我已在埋首撰寫自己的第二部長篇。
那陣子,我的經紀人剛好是弗列德・普爾,他自然而然想到,或許我的機器人故事也可以出一本書。雖然當時雙日公司對短篇小說集沒什麼興趣,但另一家非常小的格言出版社態度則不同。
於是,1950年6月8日,我將這個選集交給了格言出版社,暫訂的書名是《心靈與鋼鐵》。結果,出版商搖了搖頭。